享机构服务沐家庭温暖 沧州开启社区养老模式
当你老了,你会去养老院吗?不少人摇头否定。那么,当你面对空巢、寂寞和生活难以自理时,又不愿拖累工作繁忙的儿女,又该如何实现居家养老? 当“中国式养老”正经历一场时代困局时,“社区养老”的新型模式出现了,它既缓解了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危机,更顺应了众多老人和子女的心思。在沧州,这种养老模式已迈步起航,并在摸索中不断完善进步。 社区托老日间照料渐走红 这一天,天气晴朗,家住邮政小区80岁的王金翠老人吃过早饭便来到离家不远的解放西路社区,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解放西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她和几个老姐妹约好这一天一起到棋牌室玩牌,玩累了,王金翠来到位于二楼的书画室,此时,六七位来自附近小区的老人在作画练字、切磋技艺,67岁的刘红茹画了一幅牡丹水墨画,赢得同伴好评。王金翠顺便要了一支笔书写开来。而位于一楼的社区卫生室也挺热闹,除了两个正在输液的老人,还有好几位是专门来看电视的,累了他们可以躺下休息,渴了有纯净水喝。 11时许,卫生室旁边的助老餐厅里传出当当的切菜声,厨师(社区的志愿者)郭中琴开始忙着烹饪午餐,中午一荤一素就馒头。王金翠和其他几位老人报名在这里就餐,他们只需各自掏5元钱,便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饭后在休息室小睡一阵,下午接着在服务站活动。 解放西路社区书记贾金荣说,除了正常日间照料外,不管大节、小节,社区都要将老人们凑到一起过,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饺子,让他们把社区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老人们对这里也充满感情。 这就是近两年在运河区“走红”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随着社区建设快马加鞭,朝阳南、隆华、金狮、颐和文园等社区都有了新的办公和活动场所,专门开辟出地方用于老年人的托老服务。老人们晚上在家里居住,享受天伦之乐,白天子女上班外出,便到社区玩牌、看书、画画、写字、跳舞、锻炼身体,累了可以休息,饿了可以吃饭……他们既可享受家庭温暖,又能接受机构服务,更满足了自身融入社会的需求。 文化休闲精神需求得满足 下午两点刚过,隆华社区的“老年之家”开始沸腾起来。书画室、棋牌室、健身室,每个屋子里都人头攒动。 健身室里,来自舞蹈队的30多名中老年妇女正在激情澎湃地练着扇子舞,她们隔三差五就到这里活动,扇子舞、秧歌、广场舞……没事的时候她们排练着玩,遇到有节庆活动就去表演。从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的云桂荣,虽已62岁,却热情饱满,自从退休后她就找到了社区这个“家”,经常到这里看书读报、跳舞健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74岁的邵亚萍更是在“老人之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原来刚退休在家时,没事总想睡觉,孩子们不在家又觉得很孤单。自从来到了书画室,她便喜欢上了书法,“我现在练字上瘾了,一天不写字就觉得很难受。”带着这份热爱,邵亚萍的毛笔字从最初的歪歪扭扭,到现在的工工整整,作业本被挂到了墙上,老人甭提多高兴了。“去其他地方玩儿,孩子们不放心。”云桂荣说,“社区提供的活动平台太好了,让老年人找到了心灵栖息地。” 而在以市委南院为主要管辖区的署西社区,老人多数是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根据这一特点,社区着重在文化和健康方面为老人提供服务。上百平方米的活动室里,老人们早晨跳广场舞,上午唱京剧、唱红歌,一起聊天解闷,谈论国家大事,生活非常惬意。同时,这里每月都会举办一次健康大讲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健康教育,深受老人们喜爱。 上门服务居家养老求推进 今年97岁的高岫云是隆华社区居民,儿子在北京上班,因老人不愿意跟去北京,只能独守空巢。社区居民孙秀芬主动承担起了义务照顾老人的重任,帮助老人料理家务,照顾她饮食起居。由医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及学生等社会成员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更成了老人的贴心人。志愿者服务队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看书读报,排解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和寂寞。老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学生,学识渊博,虽近百岁,依然能为志愿者们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每当讲起当年的事情,老人就神采奕奕,充满激情。”一位志愿者说。 “上门服务”在署西社区则更多地体现为对老人的健康服务。社区定期会组织医务人员到老人家里,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讲解健康知识。社区90多岁的老党员孟庆桂,身体不舒服时,一个电话社区就会派人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许多社区酝酿的上门就诊、上门送餐、上门料理家务等居家养老服务,鉴于资金、人员及多方因素的限制,还无法实现,但这些想法一直都是社区管理人员的一个梦想。这既是未来社区养老的走向,也是未来社区养老的特色。(董传辉 张海健 冉建良 陈杰) |
关键词:沧州,养老,社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