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沧州频道>>沧州文化

钟情芦苇画 沧州小伙自主创业传承非遗文化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16 14:4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鞠侠刚把剪熨烫后的芦苇片用来粘贴松鹤的羽毛。 于同娟 摄

  走进运河区南陈屯乡刘舒庄村鞠侠刚的家,他正埋头作画,拿着用芦苇杆做的牡丹花瓣粘贴在一张绒布上。一幅《松鹤延年富贵满堂》的芦苇画上,松树、鹤、牡丹栩栩如生。不算太大的一间工作室,堆满了鞠侠刚完成的工艺品,有梅、兰、竹、菊,有金鱼戏水,有春夏秋冬。纯天然的芦苇颜色,一下把人带进阳光下随风起舞的芦花意境,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浮躁疲惫的身心即刻得到轻柔的抚慰。

  大学实习,结缘芦苇画

  2005年,鞠侠刚还是河北大学新闻专业大三学生,一次实习的机会进了保定一家芦苇画工艺品厂。最初,鞠侠刚实习的岗位是做车间管理工作。因为从小酷爱书法和画画,加上大学课程里又有设计、色彩、素描课程,鞠侠刚对芦苇画这个新兴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车间工人作画时,他总是在旁边学习,偶尔还和他们交流心得。

  2006年7月大学毕业后,鞠侠刚再次回到工艺品厂,成了一名正式员工,开始着手做芦苇画。“真正接触后才觉得不是那么容易,最初选芦苇秆不是粗就是柔韧性不好,给芦苇着色时一不小心就会被烙铁、熨斗等烫伤。”鞠侠刚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看似不复杂的工序,对制作者的要求却不低,绘画、雕刻、熨烫、拼合……这些技法都要熟练掌握。

  鞠侠刚介绍,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品中一朵“奇葩”,画面80%都是芦苇的自然色差,其余20%左右是通过熨烫使芦苇杆碳化而成,整个画面不使用人工色,是纯天然的“绿色艺术画”,可以长期保存。

  频频获奖,工作如鱼得水

  “我的第一幅作品是长25厘米,宽30厘米的小画,客户要求第二天出设计图纸,一整夜的时间才完成了构图。”鞠侠刚说,构图很重要,意境的高低几乎全在于此。让他意外的是客户非常满意,随后又向厂子拿来了一批新订单。

  第一幅作品的成功,让鞠侠刚对芦苇画的热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2010年,沧州举办第八届中国沧州武术节,国际会议中心的任丘厅要求作长5米,宽2.5米的芦苇画,鞠侠刚从来没有作过这么大的,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保定、任丘两地来回跑了好几趟,半个月草图终于完成了,接着分图、制作,通过和同事们通力合作,赶在武术节开幕之前,《华北明珠魅力任丘》芦苇画制作完成,让任丘展厅成了各县市展厅中最具特色的一个。

  兴趣是创作的最大财富。靠着那份挚爱和努力,鞠侠刚的事业一帆风顺。“最激动的是2009年的一幅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金奖,随后在国内工艺品参评中也获得过一些奖。”鞠侠刚说,我把每一次奖励都当成创作的动力。

  热爱、兴趣、勤奋……鞠侠刚在芦苇画的制作上不断攀登,娴熟的技术和工作能力让他在公司已小有名气,随之是待遇和职位的不断提高。但2011年结婚后,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2011年6月,鞠侠刚辞掉了原本如鱼得水的工作,回到了家乡沧州。

  自主创业,重操旧业追梦

  回到家乡后,鞠侠刚开始在市区找过对口工作。“经过考察市场,发现在沧州几乎没有作芦苇画的,自己何不重操旧业?”鞠侠刚说,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有白洋淀这么丰厚的芦苇资源,经过自己努力,一定能打开这个市场。

  婚房成了鞠侠刚的创作工作室,院子成了他放置各种机器的厂房。“为了支持他,娘家陪送的压箱底钱都投了进去,加上全部的家当总共凑了五六万元,置办他作画所需设备。”鞠侠刚的妻子肖忠杰说,后来渐渐被他的画所感染,也慢慢开始学作画。

  一辆自行车,几幅作品,一个摊位,一捆芦苇杆,成了鞠侠刚两年多来在繁华的商业地段和小区门口摆摊的显著性标志。“手艺的推广需要更多人认同,目前芦苇画的制作技艺,几乎已传遍了生长芦苇的地方,全国大约有几万人在从事芦苇画制作。”鞠侠刚说,相比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这个队伍显得有些弱小,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区刘舒庄村委会主任刘焕勇说,鞠侠刚芦苇画受到村民们的喜欢,越来越多的人也想学这种手艺,用芦苇编制作画,让芦苇身价成百倍地增加。今后,我们要是把它当做产业来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芦苇画将转化成优势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运河区,芦苇画,非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长城网
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