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沧州频道>>狮城新闻

运河区小圈村获评河北省“美丽乡村”称号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6 16:1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干群携手建家园

  坡屋顶、白粉墙、红大门、宽院落……整齐有序、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小楼,在萌翠的绿林中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小圈村居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小圈村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愿景目标,借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之机,实现了环村绿化封闭率100%、秸秆还田利用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液化气入户率100%、改厕率100%。“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曾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一幅浓墨重彩的美丽画卷向人们展示了它的乡村魅力。前不久,小圈村被授予“2013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群众利益无小事,建设美丽乡村,是小圈村领导班子一直以来的心愿。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和百姓们拧成了一股绳。村干部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村民们则打好配合战。经过百姓干部的共同创造,小圈村全面改善了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一排排高规格路灯,一条条宽阔的村庄公路,一片片入眼的绿林,使这个村庄生机盎然。环村绿化封闭率、秸秆还田利用率、自来水入户率、液化气入户率、改厕率均达到了100%,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美化、家家亮化”。

  “上面开展为我们谋福利的事情,各家各户都积极响应,大伙干起事儿来浑身也有劲,村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举双手欢迎。”小圈村的村民们说,“现在,马路宽了,路灯亮了,村民用电用水方便了,我们都高兴得很。”

  村里推选了由老党员、群众骨干、退休工人组成的义务服务队,充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员、村容整洁的监督员、乡风文明的传播员。发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做到户户参与、人人动手。在乡村道路维修、沟渠清理、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村民热情高涨,自筹资金240万元,义务出工2000余人次。

  乡村旧貌换新颜

  春风暖乡村,旧貌换新颜。

  “今年村里又种了2000多棵树,有法桐、白蜡等。现在村里拥有的片林达到了120亩,村庄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村民王俊泉说。为了提升农村面貌,让绿意更浓,村里决定打造环村林和沿街“绿色通道”。在原有树木种植基础上,见地植绿、见缝插绿。现在,绿树环抱了整个小圈村,特别是村庄外围,覆盖率达到了100%。

  为使村民居住环境更加适宜,小圈村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主干道两条、村组道路3条入手整治,新建巷道450延米,硬化村内道路3500延米。同时积极开展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垃圾卫生排查,修建垃圾池、设置垃圾箱、安排垃圾清运车。为方便流动人口,又修建了8座公厕。村庄障碍物拆除了,杂草和垃圾不见了,树枝修剪得整齐有序,培土1700立方米、粉刷院墙750平方米,立时呈现出一片乡村新貌。

  “早些年,一出家门,能看见垃圾堆,人一路过,苍蝇嗡的一声就散开,晚上蚊子更是猖狂,还时不时地有臭味儿窜进屋里。”村民张玲香说。曾经的旧貌已不复存在,现在小圈村建立了“户集、村收、区运”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全村放置垃圾桶40个,配备了保洁员。街道定时清扫,垃圾集中收集,做到日产日清,纳入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中来,大可与城市整洁的环境生活相媲美。

  在便民利民环境上,除电视电话、宽带网络、自来水管网等配套均按城市标准外,文化活动广场、绿化设施、幸福院、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等机构设施也配置完善,特别是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还修建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村民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村庄舒适度、人性化水平达到了同城同质。“以前,吃过晚饭就没事可做了,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现在,有了活动广场,健身器材,村里的道路卫生又好,傍晚出来锻炼锻炼,很舒服。”一位村民说。

  村庄美了村民笑了

  以前,各家各户吃自来水都不方便,更别说冲厕所。村里的厕所大都是简易的,不是挖个坑,就是摆个桶,满了还要往外挑,又脏又臭,冬天还好说,一到夏天满院子的绿豆蝇,实在招人烦。“现在,上完厕所一按按钮,哗哗地一冲,既省事又卫生。”村民张福旭老人美滋滋地说。小圈村通过与市自来水公司多方协调后,实现了管网联通,不仅自来水入户率解决了,住户也实现一户一厕,全部为水冲式厕所,做到了方便卫生。

  为使村庄环境可持续发展,村里设立企办污水处理车间,保障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居民实现一户一厨,太阳能设施、液化气使用达到全面覆盖。“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城市人差,用啥都方便,可供消遣的事物又丰富,村庄的大环境变了,村民的心里也敞亮了。”村民张秀英自豪地说。

  小圈村除了在物质生活上不断提高改善,更注重发展村民的人文底蕴。村里采取新建、改造和综合利用等方式建设宣传栏、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休闲广场等,业余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读书看报把农民的视野拓宽了,文化认知水平也相对有了一个提升。农民过上了“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学习有课堂、休闲有去处”的健康新生活。“家里的小儿子爱看书,现在村上有了图书室,孩子放假再也不用到处一窝蜂似的乱跑了,有个地方看书,又节省了一笔给孩子买书的钱,能不高兴吗。”村民刘辉说。

  村庄修建了文化公园,最显眼的是文化长廊。雕栏画栋,古色古香,精雕细刻了二十四孝图、历史典故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这里还是村民的“欢乐谷”,村庄搭建了农村文化大舞台,组建起了志愿服务队、文化娱乐队,配齐乐器、道具等,组织开展锣鼓、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树立了农民新形象。“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谁说农村生活枯燥单调,村里政策好,我们的日子过得也舒坦。城里人有广场舞,我们村里有大秧歌,一样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有机会我们还想比试比试呢。”说罢,秧歌队里的老人们便哈哈大笑起来。

关键词:运河区,小圈村,美丽乡村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沧州晚报
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