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特色产业

百年古树接新枝生出枣王成“金蛋”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18-12-05 10:39:52
分享:

  冬枣树苗畅销全国

  “你好,请问是庞忠华董事长吗?明天我们去拉树苗,请提前刨出来准备好,千万别误了事儿。”这边,一车枣树苗还未发走,庞忠华又接到了一个订购电话。

  “你是哪里的?”庞忠华问道。

  “我就是跟你在微信上联系的安徽的老李,钱俺已经汇到你的账户上了。”

  “行,我马上准备刨树。”撂下电话,庞忠华又赶忙指挥起工人。

  庞忠华是青县汇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的冬枣基地,位于青县金牛镇大杜庄村。

  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走进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棵棵半人多高的冬枣树苗在寒风中挺立。别看枝条细小,一些树枝上,还挂着早已红透的圆枣,远远望去,好似一个个小灯笼。

  刨树、分拣、装车……动作一气呵成,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客商来到基地,一看树行间的草,就知道俺这儿不打除草剂,都是绿色种植的。除了卖树苗,俺还提供管理技术,大家能直接受益。所以有的人在网上跟俺一沟通,就订下了苗子。”庞忠华说,连日来,这里的枣树苗不仅走向天津、山西等邻近省份,还远销到了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偶然摘得“枣王”桂冠

  青县并不是冬枣的主产区,为何庞忠华这里的树苗如此畅销?

  究其原因,离不开“枣王”二字。

  在今年的第三届京津冀果品争霸赛中,合作社培育、选送的冬枣凭借其优良品质,在200多个品种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枣王”称号。

  说起“争霸”枣王,庞忠华直言是意料之外。

  原来,在今年9月初,第三届京津冀果品争霸赛组委会通过青县农林局向合作社发来参赛邀请。

  接到通知,众人七嘴八舌:“哎!咱们不参加,去了也白去,别的地方冬枣在全国有名,咱们才刚刚长枣,能评上名次吗?”也有人说:“参赛就得交参赛费,咱们没有关系,交了钱也不会评上。”庞忠华也没当回事,在他心中,踏踏实实种出好枣,可比啥都重要。

  哪知临近报名参赛截止日期,他偶然得知这次比赛不收任何费用,选送的样品有关部门还会按市场价付钱。“还有这样的好事?那咱就重在参与吧。”他们似信非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大赛组委会送去几箱冬枣。本以为石沉大海,却没想到,9月底,庞忠华突然接到大赛组委会让他去领取“大奖”的通知。

  庞忠华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多方确认,才确信这并不是“诈骗”信息。可至于什么“大奖”,他还是不知道。直至与合作伙伴一起参加了颁奖仪式,拿到了获奖证书后,他们才知,自家的产品在200多家冬枣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摘得了“枣王”大奖。

  “新品种”走出致富路

  “‘枣王’这个品种,是取明朝成化年间娘娘河河堤上老冬枣枝条与新一代枣树嫁接而成的,这可是由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多年精心繁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有了“枣王”桂冠的加持,再说起自己的冬枣,庞忠华言语中满是自豪。

  皮薄肉细、口感香甜、清脆有声……这是争霸赛中评委会给出的评价。其实,枣王的诞生,离不开这几年他们的精心探索。

  庞忠华今年51岁,他18岁时便进津经商,后来,依靠经营建材、销售砖瓦过上了好日子。

  近几年,随着治理环境污染力度的加大,青县100多座砖窑全部关停,耕地得到了保护。往日的生意难以为继,庞忠华把发展的目光瞄向了土地。

  “打小俺们这种的枣就特别甜。而且冬枣还抗盐碱、耐干旱,适合多种土地种植。”

  他特意选了个“冷门”。

  2015年春天,庞忠华联合几个人考察了全国多处冬枣基地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发展冬枣产业。2016年,他们投资200万元,流转了1000亩地繁育树苗,并购买了多套农业机械,建起了配套设施。当年,他们从娘娘河滩的老冬枣树上采来优质枝条,首批嫁接在80亩的小树苗上。

  为了种出优质枣品,原来一提起种地就头疼的庞忠华,还亲自学起了技术。

  枣树怎么管理果形好,坚持人工除草保持绿色品质,如何嫁接将品种升级……这4年来,他吃住在地里,感受着农业种植的酸甜苦辣。终于,在今年,第一批种植的80亩示范树不负众望,挂满了香甜可口的冬枣。

  “4年来,我们共开发种植1000亩优质冬枣树。明年,就到了收获期,1000亩有希望收获100万公斤,每公斤按8元计算就是800万元。冬枣就成了当之无愧的‘金蛋蛋’了。”不仅如此,这个品种营养丰富,还适应各种土壤种植,适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庞忠华说,目前,基地还有几十万株3至4年树龄的树苗,他们欢迎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前来选购,将冬枣产业做大做强,共同致富。

关键词:枣树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