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沧州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沧州频道 >> 沧州文化

中国文艺院线:千呼万唤要出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刘长欣 陶明霞 2017-09-12 12:30: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艺术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简称《海曼》)上映7天后,累计票房不足500万元。虽然票房不起眼,却在业界尤其是艺术电影观众群中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原因是它放弃了在全国商业院线中大规模上映,而只在全国艺术电影联盟(简称“艺联”)中的190家加盟影院的270块银幕上进行小规模上映——这是国内首部采取分线发行的电影。

  从王小帅为《闯入者》怒怼,到方励因《百鸟朝凤》下跪,中国电影人对建立艺术院线的议题也呼吁了多年。在此背景下,被视为艺术院线“雏形”的艺联2016年10月成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海曼》试水成功,那么我们便有足够的理由判断,一条“无形”的艺术院线逐渐成熟。

  在艺联之外,众筹放映、视频网站开设“文艺院线专栏”等尝试同样在进行当中,它们无一不指向一个目标:让艺术电影在中国找到“对”的观众。

   “海曼”不孤独

   艺术电影有自己的文化和掌声

  2016年底,在去法国巴黎的飞机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意外发现可以观看《海曼》。尽管当时已经很疲乏,而且影片是英文版,还没有中文字幕,他还是饶有兴致地看完了全片。观影过程中,饶曙光心想:“国内的观众什么时候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呢?”

  不过放在当时,这个心愿在许多电影从业人员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以往的市场规律来看,艺术电影在国内院线的票房表现都不太好,黄金场次更是难见艺术电影的身影。而单是和影院经理谈排片,就是一件艰难的事。

  “大多数影院经理先看电影的导演和卡司,如果他都不认识,那就别谈了。”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导演吴飞跃有这样的深刻感触。

  他对南方日报记者坦言:“大家都在用卡司和粉丝来计算票房,判断影片的‘市场卖相’,然后决定一个片子的生死。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小众电影一开始就被默认为‘冷门’,很难找到生存的机会。”

  客观来说,《海曼》不像是一部有“观众缘”的电影,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难以被国内的普通观众买账。但《海曼》是艺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尝试分线发行的模式的电影——只在艺联加盟影厅中放映。

  广州金逸空中影城是艺联加盟影院之一,金逸珠江电影院线负责人谢世明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以《海曼》上映首周末为例,其在该影城的上座率高达50%左右。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联项目负责人汪忆岚看来,分线发行是要配合“长线放映”来推进的。《海曼》享受到了这一“特别福利”,有望在艺联加盟影厅进行长达3个月的放映。

  梳理网上的评论,不少观众表示,即便以前在网上看过了《海曼》,但在大银幕上能给他们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在小荧屏上所看不到的细节,体会不到的沉浸感,在大银幕上都重新获得了。”

  《海曼》的目标观众是艺术电影爱好者等资深影迷。“分线发行”的模式,对影迷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他们无需担心想看的艺术电影压根进不到影院,或者在影院上演“一日游”。

  此前,无论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还是上海、北京举办的电影节的影展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观影礼仪——影迷和观众安静地从头到尾观看电影,影片放映结束后,掌声响彻整个影厅。

  汪忆岚留意到,在全国各地的艺联加盟影厅里,影迷们观看《海曼》时,这一场景时常会出现。“这让我们既感动又吃惊。”她说,建立艺联的初衷之一,是把电影资料馆作为艺术影院的运营模式与经验推广到全国,“当我们还没有完成这一目标的时候,竟惊喜地发现,它的观影文化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了。”

   “院线”变“联盟”

   庞大的电影市场将进一步细化

  近些年,每隔一段时间,电影圈内就会掀起一场关于文艺片生存窘境的探讨。

  艺术电影导演们时常为“小众化”困扰。他们有一种执念,认为艺术院线或许是“《闯入者》们”的“乌托邦”。

  所谓艺术院线,是指主要放映艺术电影的多家影院组合到一起的院线,统一经营、排片。《冈仁波齐》导演张杨认为,这既方便观众到固定的地点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也能提供给艺术电影足够的排片量甚至相应补贴,利于艺术电影的良性回收。

  文艺院线的提法由来已久,线下影院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比如2007年的上海红庙艺术电影中心和2009年开始营业的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但最终都未扩展成为院线。

  在201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低调成立了“艺术院线项目组”,最初的目标是,建立一条覆盖全国多座城市的艺术院线。据汪忆岚回忆,随着筹备的不断推进,团队接触过国内不少要做艺术影院甚至搭建艺术院线的人,后来发现,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者说是“纸上谈兵”的小打小闹。这是因为中国的面积太大,建立一条艺术院线风险过高。此外,中国人均占有的银幕数已趋于饱和,假如重建一条院线,新增的银幕对整个市场大盘来说同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这年年底,北京推出特色影院惠民放映项目,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片源,选取市内3家影院,设立“艺术电影”“经典电影”“少儿电影”三类主题放映特色影院,在固定影厅、固定时间进行主题电影放映。

  “这给了我们灵感上的启发。为什么不能将‘特色影院’的模式推广到全国呢?”汪忆岚琢磨着。

  综合各方面考虑,项目组决定:与其“重起炉灶”打造院线,不如调动现有的资源,从影院中寻找加盟影厅。

  2016年10月下旬,在“方励下跪”事件发生近半年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于长春宣布正式成立,并对外公布了100家艺术影厅布局。它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余座城市。作为首批加盟影厅,它们将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同时保证每周至少有10个黄金场次放映。

  在试运营期间策划了上海“早期珍宝电影展”“藏地密码——中国藏地影像展”等影展之后,今年3月全国上映的《八月》,是艺联首部参与全国发行的艺术电影。

  某种程度上,艺联更像是一场“分线发行”的实验。这足以让业界欢欣鼓舞,并将之称作艺术院线的“雏形”。

  导演贾樟柯呼吁建立文艺院线多年,他创立的暖流文化致力于为艺联挖掘优秀艺术片源。贾樟柯说:“过去,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动画片等都在一个渠道里发行,如今艺联为艺术电影开辟了一个专属的放映空间,可以让庞大的市场进一步细化。”

  饶曙光同样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已经打开,时机或许业已到来。“毫无疑问,艺术院线等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的建设,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但的确是中国电影从粗放型、数量型到精细化、集约化、普惠化方向转变的关键所在。”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文艺,电影,网站

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