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沧州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沧州频道>>教育新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争当教育合作交流先行者

来源: 作者: 2015-04-15 15:52:4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2014年“中国梦·新疆情”国外大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在新疆师范大学了解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

  回望历史,丝绸之路不仅输送着东西方的丰盛物产,更将各种不同的文明连在一起,人类智慧由此互鉴启蒙,共同浇灌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人文领域全面合作、增进民间交流与友谊的过程。而教育方面的交流,不仅为各国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3月28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教育领域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等内容。加快与周边国家的教育协作步伐,我区将加强教育交流,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深化中亚研究工作,争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教育文化先行者。

  中亚国家是来疆留学生重要生源地

  23岁的马哈巴提来自哈萨克斯坦,是新疆财经大学留学生。2014年,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让她选择新疆学习中文。闲暇之余,她参加了校内第二课堂,学习武术、茶艺等课程,期待尽快融入中国。

  和马哈巴提一样,乌兹别克斯坦的诺斯洛夫·阿扎马特江出国留学首选新疆,黑头发黄皮肤的他出席隆重活动时,喜好穿一身笔挺的中山装。他说,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新疆在历史上就是世界各种文化的汇聚之地,他喜欢新疆的多元文化。现在,他有很多中国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这让他非常开心。

  从“你好、谢谢”开始学讲中国话,到通过汉语言考试,进入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阶段学习,这些来自异国他乡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们,正在新疆书写着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热爱中国文化、热爱新疆风土人情是来疆留学生的共同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亚国家已成为我区高校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生源地。这不仅源于新疆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更重要的是新疆高校学科专业门类越来越丰富。

  在我区,接收外国留学生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高校承担。据统计,2014年,我区全年接收各类长短期来华留学生5939人次,新疆高校在周边国家建设的孔子学院学员参与量达到14075人次。“从总体上说,每年外籍入疆的常住人口呈递增趋势。新疆这几年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开放,无论是求学还是经商、就业,生活成本也相对国外要低,所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教育文化交融为合作搭建更大舞台

  新疆大学是全疆首个接收留学生的高校。目前在校留学生438人,分别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22个国家,其中中亚五国学生占88%。该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付鸿军介绍,最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语言,现在不少学生有意留在中国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管理、资源勘查等专业。留学生的学历层次、教育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前景良好。去年以来,我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合作更为频繁:2014年,新疆农业大学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与蒙古国科布多大学签署了共建孔子学院合作协议,新疆师范大学与巴基斯坦就共建国际教育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实际上,从2011年起,自治区就将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工作列入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作为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工作的突破口,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实践证明,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工作为新疆与周边国家的教育合作提供了丰富的政策、人力、智力、资源支撑。近年来,新疆在中亚及周边国家已建成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渐渐适应当地国情、文化及汉语教学的需要,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一批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中亚国家汉语教学权威与指导中心、教育学术交往的枢纽,成为服务当地社会、中资企业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当地年轻人了解中国的窗口。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常宝刚认为,通过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不但加强了国家、区域之间的交流,更为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融搭建了更大的舞台。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教育交流深化

  2014年,新疆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亚研究论坛,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6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疆的发展、中亚文化交流与合作等专题进行研讨。

  2008年,新师大党委提出中亚研究战略,举全校之力推进中亚研究工作。两年之后,该校依托汉语国际教育办公室成立中亚研究中心,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中心建设。5年来,新师大教师共开展中亚研究项目256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的战略地位逐渐凸显。开展中亚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增进了解信任、互惠共荣合作成为普遍共识。

  目前,中亚研究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在我区高校已逐步推开。针对中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各大高校均成立了专家团队和相关机构。“近几年,我区高校以中亚研究项目为抓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加强了与国内外中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吸纳校内外、区内外及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力量,开展经济、语言与文化、教育等方面研究,提升了对中亚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区还将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战略,加强高校通过创新形式开展中亚问题研究,推动高校围绕自治区紧缺专业和重点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加大对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教育领域承接自治区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为国家的对外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参考,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向西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加强教育交流方面,未来几年,我区还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定期举办国际教育论坛和大学校长论坛;在境外筹划建立中亚中国大学,扩大孔子学院规模和影响。同时,积极推动新疆高校与周边及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加强新疆高校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预科基地、援外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配备高水平师资,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工程,筹建丝绸之路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学院、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学院等,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链,把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加强沿线国家的教育对话,给我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楠认为,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还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内涵式发展,比如,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加强对中亚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文明交流乃至丝绸之路数字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学术交流方面,促成丝路沿线国家高校对共同感兴趣的专题展开富有成效的研讨等。(完)

关键词:丝绸之路,新疆,教育

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