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育不断“走出去” 来中国学中文成时尚
“走出去”教了两万多人 截至2015年3月,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共派出26人次赴海外进行汉语教学,教授学生2800多人;25人次赴海外组织海外教师培训,培训汉语教师1300多人;165人次研究生被遴选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外派到23个国家或地区,教授学生超过两万人。 陈晓阳就是其中一个。“中国热在美国真的非常风行。”陈晓阳被派到美国东部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教书2年,刚去不久就惊讶地发现,美国的家长竟也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美国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学中文,她最小的学生还在读幼儿园。 黄妍琼所在的美国印第安纳州波利斯孔子学院,从2010年起就全面覆盖汉语课程,“从小学到高三,全都要学中文。小学还有沉浸式课程的班级,上午全是中文课,下午则是英文课,相当于以中文为第二母语。”这批学生的家境一般比较好,百分之八十都去过中国。父母是高收入群体,对中国都有比较正面的印象和评价,“有学了汉语就比较有竞争力的考虑”。 “经济的增长绝对是国际汉语教育最重要的动力。如果这个国家不够吸引力,砸钱下去也不一定有人来学。”周小兵说。 但钱并不是“中国热”的唯一原因。到西班牙当本科教师的张念也教过五六十岁、因为兴趣而来学习的“老学生”,张念发现,“西班牙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很有自豪感,对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非常尊重,对现在的中国很有好感。对美国反而没有那么感冒”。 张念在西班牙时,恰逢北京奥运会,西班牙学生对奥运会的热情更甚于她:“学生都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昨天的开幕式实在太棒了’。他们在观看时都会激动得抱在一块。” 赴韩国教学的陈淑梅发现她的学生很多都曾到中国旅游。“她们来中国看了以后,觉得很喜欢,就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和商业交流频繁的韩国一直都是汉语学习大国,据资料显示,以朝鲜语为媒介语的汉语教材占到24.7%的比例。 “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 出国教汉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陈晓阳就疑惑,“中国文化那么深厚渊博,我们要推广哪一方面呢?” 一开始,他用的教材里面有许多古典成语故事、典籍,教了几堂课以后,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我要学这个。”他发现,教育学生这些内容十分困难,菲律宾学生觉得这些东西毫无用处,倒是讲红包月饼这样形式化的内容,他们就显得十分活跃、兴致勃勃。“因而我们的教学目前只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 张念去西班牙不久就发现,当地汉语教育队伍很混乱:“在我们去以前,当地就有一批人在教汉语,但他们并不是专业教师,而是早些年从国内移民过去的中国人。相比而言,他们没有教学法的概念,教学很不专业,汉语教育一开始有点乱。” 为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升中国语言文化影响力,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从语言教学入手,经过努力,基本建成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短期培训到学历教育的国际汉语教学体系。 据国家汉办资料,2012年9月,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而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项仙君 黄静利 宋季华) |
关键词:汉语教育,教材信息,汉语教师,媒介语,国家汉办,汉语学习,教育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