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建起12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站
1体育指导员成为健身领头人 “除非天气恶劣,每天都坚持晨练两个小时左右。我们把‘武术之精髓’加入其中,提高太极拳中对武术技术的要求。因此,经常在国家、省、市各种比赛中获奖。”近日,在沧州市老年体协活动站,达到武术六段水平的65岁的刘建英站长正带着队员们练太极拳。趁着中间休息时间,她跟记者说起了这些年的健身指导情况。她表示,打太极是一种健康锻炼方式,与大家一起锻炼更是一种享受,带动周边人一起晨练,更是自豪。她们这支26人的小团队每年承接全国、省、市比赛,获奖不计其数。目前,全部队员均晋升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定期对全市近80支队伍进行培训。 沧州市体育局每年都开展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同时,还积极选派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国家、省体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新健身项目的学习、培训,学成后及时办班推广,把更多的健身技能传授给广大市民。这一举措使沧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指导水平、技能水平以及服务水平等均有较大提高。 目前,沧州市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6500余人,他们中六成年龄在45岁以上,在全市组建1200余个指导站。 2 自创健身节目受到市民欢迎 “带领群众健身不但不要工资,这些‘教练’还都特别敬业,很多健身节目都是他们自己编创的。”提起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锻炼的市民连连称赞。 孟淑贞姐妹三人都是健身爱好者,二妹孟淑玲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清晨,在华北商厦门前广场上,孟淑玲对记者说,自1995年华北活动站成立后,90%的节目是她们自己编排的,“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好看的动作就记下来,然后再编进舞步里。”20多年来,她创作的健身球舞、秧歌扇舞、腰鼓舞等节目有几百个,《幸福赞歌》《京剧曲牌》《中国梦》等自创节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除了晨练,每天下午,她们还会在一中社区、沧州市群艺馆等活动场地进行排练。本着让队员们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原则,编节目选用的器材有很多是利用废弃品自制的。起初,她们用易拉罐装绿豆,自创了易拉罐舞;把不用的大蒲扇捡起来画上脸谱创作扇舞。后来,参加大型演出,比赛的服装、道具、音响设备等都得到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参与到健身队伍的市民也越来越多。社会体育指导员会根据参加人员的年龄、身体条件等创作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舞步。 3 形式多样的健身队伍不断壮大 在河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会场上,我市柔力球健身团队为开幕式做垫场表演,这支由204人组成的大团队第一次正式登上省级大舞台,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迎得了来自全省各市观众的赞扬。继杂技之乡、武术之乡后,经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办公会议研究,沧州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柔力球之乡”。我市柔力球运动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柔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也随之增多。 近年来,除传统武术的套路、拳法等运动外,越来越多的市民会选择较为新颖、少见、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运动方式。在沧州市体育学校篮球馆内,每天早晨7时,都会准时响起优美的舞曲。沧州市柔力球总教练芦平平都会准时带领中老年柔力球健身队训练,一人一排一球,步调统一,刚柔结合。芦平平作为一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在全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活动,先后在市区建立15个柔力球活动站,辐射带动全市近2000名群众投身太极柔力球健身活动中。除了带大家健身,她还培养更多健身指导骨干力量,经常到各县(市)基层健身站点指导。 此外,还有广场舞、健步走、腰鼓舞等,这些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深受市民喜爱。 |
关键词:社会,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