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布绿色发展指数 河北省“环境治理指数”排第二
●我国首次发布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地方发展和官员政绩的新“风向标” 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 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不仅展示了当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情况,还将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将成为各省份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专家认为,这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建设的“测量仪”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我国将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是年度评价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绿色发展指数采用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6个方面的55项评价指标计算生成,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绿色发展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西说,这一指数是实现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有力措施,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重点任务,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绿色发展指数,是推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用好评价考核“指挥棒”,引导各地补齐发展短板。 “要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对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领域深入总结、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并加以落实,从而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李晓西认为,绿色发展指数超越传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为投资者全面衡量投资项目的收益提供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视角。同时,把绿色产品、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公共绿地等纳入指标体系,可以直接引导公众关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统计体系。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说,现有指标体系反映经济建设方面的指标偏多,反映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标少,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增加完善相关指标体系。此外,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增加反映产业、地区等各方面结构协调性指标、质量效益指标和新动能发展指标。 ●河北省“环境治理指数”排第二 首次公布的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显示,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 从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来看,公众满意程度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贵州、海南、福建、重庆。 从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结果来看,资源利用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福建、江苏、吉林、湖北、浙江;环境治理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山东;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海南、西藏、福建、广西、云南;生态保护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重庆、云南、四川、西藏、福建;增长质量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绿色生活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山西、浙江。 |
关键词:环境治理,绿色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