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沧州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沧州频道>>保险

存款保险制度洗牌银行业

来源: 和讯财经 作者: 张宁 2015-04-21 13:46: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21年的等待,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揭开盖头。

  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下称《条例》)将正式施行,稍早的3月31日,国务院宣布了这一信息。

  《条例》规定,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起步模式为存款保险基金,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将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由存款机构向这一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存款人无需直接承担相关费用。一旦银行发生兑付问题,存款账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向存款人“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据了解,该条例全面覆盖了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这是我国金融改革中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又一关键举措。“存款保险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该制度的执行意味着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加速。”银行业人士均如是表示。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多数业内人士予以支持,“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对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作用重要。”

  而在元大证券研究员王佳卉看来,存款保险制度还有着更加全局性的意义,“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最终将提高人民币地位,使之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力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可从近期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组建中窥见端倪。”

  重大政策实施必然伴生着重大影响。存款保险制度落地在即,这一中国银行业的空前改革措施将对银行这一金融主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又将在更宏观的层面改变什么?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再无国家信用背书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影响最为直接。根据《条例》,除了部分外资银行在境内开立的分支机构外,境内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保费。

  “这就意味着,这笔保费的上缴,将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型银行,此举或将进一步影响其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大连市商业银行行长王劲平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也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从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来看,由于一般性存款余额较大,因此,缴纳保费对银行利润有一定冲击。

  “2014年年底,商业银行净利润总计为1.5万亿元,我们测算的一般性存款余额约为105万亿元(税率以25%计)。若存款保险平均费率在0.04%-0.08%的区间,则对整个银行业的净利润影响约为2.5%-5%。”

  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已在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阵痛,这在日前各商业银行陆续披露的年报中便有所体现。据已披露年报,多家银行利润增速下滑,工农中建交五大行2014年净利润增速全部维持在个位数,即使净利润增速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在8.08%的水平,其他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样增长乏力。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而过去的2008年至2013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多位银行业人士预计,今年银行利润增速将继续下滑3%至5%。

  “事实上,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利润的冲击是短期的。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将增加银行的债务成本,但是不应过分夸大其影响。”元大证券研究员王佳卉则这样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根据《条例》,一开始所有银行都将缴纳同样的存款保险费,但最终我国会形成面向不同银行的差异化收费标准。不同的标准将考量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各银行的存款结构。

  她就此算了一笔账:根据国际标准,假设保险费率为0.5‰,以2013年末数据为基础,则中国整个银行板块的存款保险费总额约为人民币650亿元,至多仅占中资银行总净利润的3.6%。

  在企业观察报记者的采访中,王佳卉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银行业人士的认同。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存款保险制度将引发我国银行业更深层次的变革。“作为利率市场化推进中的重要一环,存款保险制度将逐渐改变我国银行业生态。”管清友判断。

  根据他的说法,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以前,我国的银行信用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隐形担保,银行“大而不倒”比比皆是。目前我国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剧烈化,部分银行将面临市场的淘汰,存款保险制度则是为可能发生的存款性金融机构破产退出作准备;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过去政府对存款的隐性担保显性化了,“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将失去国家信用支持的全额担保。这无疑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历史性变革。”

  弱化政府担保之外,在金融界人士看来,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我国金融改革还有另一个重大意义——打破了困扰金融业多年的刚性兑付“幻觉”。

  2013年以来,我国泛资管时代加速来临,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在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超常规”发展,在现实操作、监管指导以及投资者的预期上,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刚性兑付“幻觉”。刚性兑付背后,绝大部分依赖于银行信用,而由于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乏,银行信用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隐形担保。在畸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扭曲的,其资产配置也是扭曲的。资深金融人士史晨昱由此撰文称,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刚性兑付幻觉,避免了“资管泡沫”所带来的虚假繁荣。

  “失去了政府信用背书,这将对银行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如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有所增加,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等。”渤海银行长沙分行同业业务营销中心产品经理谷艳莉坦言,存款保险制度无疑对银行的竞争力提出了高要求。银行之间竞争加剧,总体上看,那些经营稳健、有竞争力的银行将胜出,中小银行的挑战更加严峻。

  银行业“刮骨疗毒”?

  以存款保险制度为重要内容和步骤,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谓针对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的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诊治。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存款,保险,洗牌

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