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好人启示录:民警一句话 让失足少年迷途知返
深化“善行河北”建设“好人之城” ——沧州公民道德建设座谈会发言摘编(五) 大家好!我叫王红心,是沧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一名民警。23年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孩子的身后往往是三个家庭,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我给孩子讲的一堂课、一句话也许能让孩子记一辈子,成为他生命里的一盏灯,永远带给他希望。当失足少年迷途知返,重获新生,自信而积极地工作和生活时,社会就多了一分安定。同时,奉献是一种幸福。世界上什么最幸福?选择生命燃烧的人最幸福!帮助孩子改变命运最幸福。当孤儿开口喊我“妈妈”的时候,当分别4年多的一对母子通过我的帮助终于相见,相拥而泣的时候,当失足青少年走上正途,工作上取得成绩,欣喜地打来电话时,我心里洋溢的是幸福。我帮助过很多人,他们或许不记得我的名字,但他们记着的是——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再有就是在奉献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成长。从我一个人做志愿服务,到发起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从扶危济困到化解矛盾纠纷,我个人的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志愿服务更加系统和理性。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此,我期盼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志愿服务中来,为了明天,为了美丽沧州,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一同奉献! 一颗“红心”的正能量 1990年5月,在石家庄裕华路派出所实习的王红心,开始帮教她遇到的第一名失足少年,从那时起,她就下决心这一生一定要为孩子们做点儿事。她定期到保定劳教所和沧州市看守所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和犯罪矫正。通过她的帮助、关怀,少年杀人犯晓诚(化名)已经成为南京一家酒店一名非常优秀的员工。她帮教的小田(化名)不仅自己走上正途,而且表示要把企业发展好。通过真诚的劝说和开导,王红心帮助那些走上歧途的孩子们回到主流社会,引导鼓励他们重新拥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爱的温暖 她救助一个又一个孤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沧县孤儿李蕙伶、李星学姐弟俩,10年前,父母在一次制作鞭炮过程中发生事故,不幸双双身亡。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红心多次到学校、家里看望鼓励两个孩子。2011年,蕙伶给王红心打来电话说:“姨啊,从今天起,我想改口喊您‘妈妈’”10月14日晚,第五届“沧州好人”颁奖典礼圆了孩子一个梦,蕙伶喊声“妈妈”与王红心相拥在一起。 爱的传承 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最终使她萌生了带领更多人一起从事奉献社会公益活动的想法。2010年9月19日,她发起成立了“红心志愿服务队”,三年来,带领志愿者以“奉献爱心播种希望”为主题,先后组织助残、助学、普法等活动60余次,行程10000多公里,捐助款项达8万余元,服务群众20000余人。其中,帮助贫困学生210多名,结成帮扶对子68个。“红心志愿服务队”由最初的3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人,他们每月两次走访困难群众,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带给人们数不清的温暖与感动。 这就是她,王红心,一名人民警察,一位共产党员,她饱含热情地把爱献给了无数的孩子、无数的家庭。一面面锦旗,一个个证书,记录着王红心编织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
关键词:好人,和谐,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