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小邢村书记邢荣民:勇挑重担 强村富民
长城网沧州12月23日电(李全德 康立江)提起村支书邢荣民,东光县连镇小邢村的百姓没有不竖大拇哥的。自1998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和刚强意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小邢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1亿元。长城网沧州站本期“寻找身边好人”系列报道,走近勇挑重担、强村富民的村书记邢荣民。 勇于担当挑重担,力排众议终当家 1990年邢荣民退伍回家,建了一个木器厂,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1998年,东光县连镇党委找邢荣民谈话,希望他能担任小邢村的“当家人”,当时的小邢村历来是一个穷村、乱村,老百姓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村里干群关系紧张,上访不断,家属亲戚都不支持。老伴和孩子们都极力反对,说他“存心找心不静”。老母亲也说:“说下‘大天’来,你也不能干。”一位好朋友给他泼冷水说:“现在的群众是无病无灾不理你,有吃有住不求你,想到利益就烦你,满足不了就骂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告你。你现在有吃有喝挺好,千万别趟浑水。” 但是邢荣民多年来在外闯荡,看到的是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再看到自己的老家,里出外拐的泥巴路、烟熏火燎的老土屋,年复一年老样子。他认准了一个理:个人富了不算富,共产党员要领着群众一起富!只要父老乡亲需要,就先把自己的“小家”放一放!他毅然决定参加了换届选举,并全票当选小邢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落后的状况,他和支部班子达成共识:群众选我们当干部,就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就要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路,否则不但愧对自己的良心,也愧对父老乡亲的信任。 立足村情谋发展,强村富民下苦功 邢荣民任书记后,首先想到的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他向村民公开承诺:十年内使村民们收入翻两番,让全村走上致富路。为了更新群众观念,他带领部分村民到河南南街村、江苏华西村、陕西大寨参观学习,从他们发展经济的经验里得到启示,趁热打铁,召开两委会议,决定把在交通便利的104国道的300亩荒地开垦出来规划成小邢工业园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基础设施完善齐全、服务保障措施良好,先后有50多家企业注册落户来此发展,其中有5家外地企业,总投入2.8亿元。在帮助企业发展中,及时研究出台了《小邢村兴办企业的优惠办法》。凡是在本村内上企业的,除优惠给予土地、办理土地证外,村里还免费为其安装变压器和线路。 在鼓励村民发展经济中,他积极搞协调,跑项目,筹资金,近几年,他主动出资200多万元,帮助村民搞企业,发展生产,并先后为本村困难企业协调贷款300多万元,为他人担保50多万元,促进了小邢村民营经济的顺利发展。目前,在他的帮助和扶持下,全村共新上包装机械企业40家、其它相关企业16家,新增养殖户35家、特色种植户8家,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超额完成了收入十年翻两番的目标。 群众冷暖挂心间,为民办事不余力 村民富裕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看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一层蝇、冬天一层冰”的村容村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发动村民出义务工,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村内3500米砖砌路、2500米环村柏油路、水泥路,彻底改变了“行路难”问题。他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新打了3眼深井,铺设了5800多米管道,挖掘20亩的坑塘2个,全村1100多亩耕地都成了良田,全部实现了涝能排、旱能浇。他争取资金200万元,新建了拥有2400平方米教学楼和5000平方米学生宿舍的中心小学,解决了周边20个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同时,他制定了《小邢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对全村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栽植树木花草、维护养护公路、安装路灯,全村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成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2009年起,他开始大胆推进新民居建设试点工作。为了让群众搬得顺、买得起、住得惯,我们在旧房评估、楼房设计和分配楼层时给予村民最大优惠,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旧房评估的时候,村支部要求村民代表在丈量评级时,能多能少的要多一公分,能高能低的要高半级,当场划票,当场唱票,并将结果张榜公布,让老百姓真正心服口服。在楼房设计上,车库面积尽量大一些,多几个,代替原来的院子放东西;老年人上楼不方便,专门设计一栋没有车库的楼房,省去多爬一层楼的麻烦;对老弱病残和困难户采取特价楼的办法。这种人性化的搬迁方案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通过票决,群众支持率达到99%以上。施工期间,我们又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成立了督查小组,全程监督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一分一厘都让村民们明明白白。分房时,因为楼层有差别、面积有差别、价格有差别,他专门组织召开了全体党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那就是:“先让群众选、后让党员选、村班子最后选”。决议公布以后,仅用了一天就创纪录地把200多套楼房全部分配完成。去年春节前,全村老百姓都搬进了新楼过年,村集体又提供了免费取暖,小邢村也成了全县第一个整体搬入新民居、实行社区化管理的村。很多在城里住的企业老板也都搬回村里来住了;村里的老人也逢人就夸:“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富裕奔小康 富了口袋不能穷了脑袋。村民富裕了,但他发现有些人有钱了却不知道怎么花钱了,迷信、赌博、攀比的风气有所抬头。打麻将、喝酒、打架的多了。他说:“老少爷们的日子好过了,这就行了吗?我们还要将自己的头脑富裕起来。我不仅要当村民口袋富裕的带头人,还要当好村民脑袋富裕的领头人。”为此,在他的提议和主持下,制定了《小邢新村村民公约》,为了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村里修建了祠堂,规定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酒宴一律改成自助餐。他又带领干部群众村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30万新建了综合办公楼和标准化卫生室,修建了一座展示小邢村发展历程的民俗馆;投资16万元修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台球、象棋活动室等群众文化场所,并定期举行乒乓球、篮球比赛;投资3万元购置了健身器材。同时他还把村内文艺骨干组织起来,投资5万元购置了音响、演出服装、道具等,成立了“新农村文艺宣传队”,利用农闲和节假日为村民演出喜闻乐见的节目;每年举办小邢村“春节文艺晚会”,现已连续举办15年,成为该村的一个品牌,影响越来越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很多“城里人”都赶去小邢看“春晚”。现在再看小邢村,打架斗殴的没有了、赌博玩钱的没有了、封建迷信的没有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面对斐然的成绩,邢荣民书记并不满足,而是放眼未来,争取干出更大的亮点。今年初,在村民大会上,他向村民公开承诺:在今后的5年时间里,要在道路两边种上柿子树、苹果树、梨树等果树,打造几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发展一批特色作物采摘园、几家农家乐饭店;从复垦的土地上开辟一块“开心农场”,让城里人到村里体验劳动的快乐;编排几场有农家特色的文艺节目,把小邢的节目搬上大舞台;建设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别墅式会馆,把小邢村打造成乡村旅游新景点,吸引外村、外县甚至外省的游客到小邢村做客。 由于业绩突出,他个人先后被省委、市委授予“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市委评为“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
关键词:邢荣民,小邢村,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