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南皮县双庙村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农艺师冯新彦正在试验田里进行种植试验。“一个小麦品种从试验到推广,至少需要10个年头。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和新技术的配套,即便是盐碱地,也能粮满仓。”冯新彦说。
上世纪80年代试验站刚刚建站不久,从农校毕业的冯新彦就到这里扎下了根,几十年过去了,她和同为农艺师的爱人郭金雨,成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众所周知,我国既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在几番考察河北中低产田盐碱荒地的治理改良成效后,2011年,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等人刊发了题为《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的文章,正式提出“渤海粮仓”的概念。
两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涉及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亿人口。这项巨大的农业科技工程是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30亿公斤、到2020年增粮50亿公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作为“渤海粮仓”在沧州的实施主体,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眼下,来到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上千亩的小麦长势喜人。“‘涝了吃蛤蟆,旱了吃蚂蚱,不涝不旱吃碱嘎巴儿’,这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儿流传的一句口头禅,反映出了当时恶劣的种植环境。”村里的老党员白普青回忆说,当时他们所在区域小麦亩产150公斤都算是丰收,而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他们种植的小麦亩产近500公斤,有些长势好的地段亩产近750公斤。
最近这几年,借助村里建起的合作社,白坊子村对土地实施统一经营和管理,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购买,耕作、种植、浇水、施肥、植保、收割等统一管理,产量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除了省、市科研人员培育的新品种,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经过多年攻关选育成功的“小偃60”“小偃81”等耐盐碱小麦品种,在示范区种植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以“小偃60”为例,在海兴盐碱地种植过程中,亩产近400公斤,比当地原品种增产两成以上。
盐碱地上长出农作物难,长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更是难上加难。“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就一直尝试能不能利用咸水来改良盐碱地。为此,还专门在海兴县的小山地区租赁了百亩土地搞起实验。凭借多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形成一套“咸水结冰灌溉法”。
“因不仅如此,通过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还种植了棉花、甜高粱、海滨锦葵、菊芋、甜菜、油葵等作物,实现了盐碱地农产品生长的多样化。”郭金雨说。
试验站还针对环渤海区域制约粮食增产的土、肥、水、种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先后探索实施冬小麦微咸水安全补灌、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暗管排盐盐碱地开发利用等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在盐碱地上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随着“渤海粮仓”的实施,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也在不断加速。这几年,南皮在沿正港路两侧区域,建起一座规划面积约27万亩的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核心区着力构建“两园、三区、两网、一线”(两园,就是以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园和以南皮乌马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聚园;三区,即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区、粮食作物增产增效种植区、畜禽生态养殖区;两网,为水资源调控网和农业信息网;一线,就是休闲农业文化观光旅游线),重点发展良种种业、高效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四大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之地、农业产业化的展示之地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引领之地。
“园区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良种、农田多水源综合利用、土壤地力提升、县域增粮整体推进和互联网+‘渤海粮仓’信息化五大工程,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样板工程。”南皮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园区的建设,有利于集中示范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技术,解决了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约束,推动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让一片片盐碱地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 孙 健 通讯员 南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