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狮城新闻

河北吴桥方士英:绣石石生香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代晴 崔上
2021-02-26 14:51:46
分享:

  方士英在创作石影雕作品《大运河》。通讯员 纪梅 摄

  长城网记者 代晴 崔上 通讯员 纪梅    

  “嗒嗒嗒……”一只纤细的手腕握住铜錾在黑石板上轻击疾走,细细密密的声音如音符跳跃。随着铜錾起落的轻重疏密,石板着痕或清浅疏落,或密集浓深,石板上一簇花蕊渐渐有了雏形,再然后,是一片细碎的花瓣,微微蜷曲着,说不尽地慵懒柔媚。终于,一朵丰盈雍容的牡丹在石板上缓缓绽放,刹那间,那黝黑的石板灵动起来,于幽深处散发出无尽芳华。作画的人叫方士英,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种以石板为布,以铜錾为针,以“滴水穿石”之功 “在石头上绣花”,将人物、花卉、风景立体呈现逼真还原成近乎摄影作品的技艺,叫石影雕。方士英,连名字都是“石影”的谐音,注定了她与石影雕有着前世今生的缘分。

  一眼,便是终生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创作者用金刚石为尖的钢(铜、铁)锥不断凿击花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的小点,从而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第一次接触石影雕艺术时,只一眼,方士英便陷了进去。    

  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方士英脸上依然是深深地痴迷:这种黑白灰的画面,比照片更立体、更有质感。而整幅画面竟然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小点点组成的。当得知这些“点”是用一种特别的“针”在石头上敲击出来的时候,她被惊到了。她无法想象,仅仅靠一些细细密密的“点”如何组成一幅画,更无法想象,用这些“点”组成这样一幅画需要怎样的时间和精力。无可救药地,她爱上了这种神奇的艺术,并决定学习它。    

  虽然有着一腔的激情,真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做石影雕的材质是花岗岩,在花岗岩上雕刻的“针”是一把重一公斤的铜錾子。正常人仅仅是握上一天这根铜錾子也会酸痛不已,更何况方士英纤瘦的手腕不仅要握住它,还要用它在石板上敲击。起初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力,练了整整一天后,方士英的手指又疼又肿,手腕也几乎抬不起来。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花岗岩板材,方士英就去买下脚料。一次,她捡到一片人家装修扔掉的黑瓷砖,试了试,尽管雕刻时噪音太大,还会蹦瓷,但因为不需要花钱买,她如获至宝,急忙搜罗了一些,成了她最好的“练习板”。    

  石影雕作品大致可分为山水、花草、动物、人物等,方士英对人物肖像情有独钟,但做人物也是最难的。人物的表情、肌肉,甚至是骨骼都要凭着感觉和眼力来控制,特别是眼睛和肌肉黑白色调的过渡。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立体感是靠黑白灰来体现,黑白灰是靠手腕上的力度来掌握,力度的大小要用心和眼睛来控制,必须心手合一,恰到好处。开始的时候,方士英做出的人物面部表情僵硬,眼神也缺乏灵气,可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方士英反复揣摩经典石影雕作品,反复练习,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重新开始,她的技艺一点点精进。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当第一幅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呈现在面前时,方士英激动不已。之后,她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人物肖像、风土人情、动物花卉等主题作品,并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等历届领导人创作肖像,多次携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艺术交流。

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记者 代晴 摄

  刹那,便是永恒    

  影雕制过程中,绝不允许出错,因为不能擦拭,不能涂改,错了,只能毁掉重新来过,所以,落笔的刹那,便是永恒。    

  方士英对石影雕的痴迷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她常常人睡下了,脑子里依然回放着石影雕作品:哪一笔该怎么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哪一处该如何让人物更灵动……只要坐在石板前,手里握住那支沉甸甸的铜錾笔,她便浑然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做人物肖像面部的时候,行话叫“开脸”,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做完了额头就想知道鼻子是什么样,做完了鼻子又想知道嘴巴又是什么样,总是有一种好奇的心推着我往前走,我感觉雕刻的人物也在期待着我能早点揭开自己的面纱。”方士英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在做人物眼睛的时候,她几乎屏住呼吸,生怕呼吸影响了手上的力度,从而影响了细节的刻画。当一双眼睛在石板上熠熠生辉,一张脸在石板上纤毫毕现,方士英发现,从一大早就开始工作,彼时夕阳已然西下。尽管浑身酸痛,但看到石板上的作品正是自己心中的样子,“那种感觉特别好!”    

  方士英说自己没有上过多少学,也没有专门学过美术,石影雕几乎靠自己摸索。但没有太深文化和美术修养的方士英左手扶石,右手握錾,落针便是疾风细雨。这样一个纤瘦单薄的女子,挚爱的却是这样与飞尘黑石相伴的艺术。一块冰冷的石板,一支沉重的金属錾子,点点啄啄间,如高山流水,浑然成韵。一朵花绽放,便活色生香;一只鸟展翅,便啁啾婉转;一双眸低垂,便温婉如诗;一只手扶额,便巧笑倩兮顾盼生辉……那纤毫毕现的发丝,那细细碎碎的衣褶,那汩汩流淌的碧水,那迎风盛开的繁花,那夜色里浮光掠影的大运河清风楼,那沉默了上千年的镇海吼铁狮子……都纷纷在这样一个娇小的女子手下复活。每一丝都细致入微,每一点都玲珑细腻,美到让人忍不住叹息,驻足流连。而那创作着艺术的人,却兀自安静地微笑着,一如她安静的性格,以及安静沉醉于石影雕艺术多年的寂寞光阴。

方士英创作的石影雕作品。通讯员 纪梅 摄

  转身,便是晴天    

  已经有些老花的眼睛和肩周颈椎的痼疾,偶尔会让方士英偷一会儿懒。她会随手找一张纸片,一支孩子丢弃的铅笔,寥寥几笔,就是一张人物肖像画。画成,她又忍不住坐在了她的石板前。她要好好研究这一幅作品的构图、景深以及光线。书到用时方恨少,她总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而她的时间却是那么少,少到一幅作品要几个月时间,少到她一晃儿就到了50岁的门坎,眼力、体力、精力已经慢慢吃力了。    

  可她执拗地与时光赛跑。每当夜深人静,方士英喜欢把所有的灯开到最亮,她的作品在灯下安静地看着她,她在作品前安静地看着作品。她的目光温柔抚过每一幅作品,如同轻轻抚过她的灵魂——那一刻,世界为她静止,只能听见她与他们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方士英是个小女子,却心怀天下。她的作品《开国大典》真实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而作品《大运河》更是生动展示了大运河沧州段与清风楼遥相辉映的静谧。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发的2020年春天,她制作了一幅钟南山院士的画像。    

  2011年,方士英受邀随河北省文化交流团赴加拿大渥太华参加郁金香艺术节。她为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做了一幅肖像作品,并作为国礼送给了哈珀本人,回国不久,她就收到了哈珀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在河北省文化厅的组织下,方士英先后赴加拿大、美国、法国等进行艺术交流,作品《仕女图》被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收藏。    

  近年来,方士英多次受邀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作品被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并多次在国内获奖。不久前,方士英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之工匠精神美”称号、河北省“最美农民工”称号,为她的2020年画了个圆满句号。    

  这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艺术也被贴上了商业的标签,手工创作在走向产业化的现代器械面前几乎全军覆没。石影雕也难以幸免,这让方士英很难过,但这种忧伤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坚守。“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是不能够轻易被产业化的。”冯骥才先生的话让方士英备受鼓舞。她相信,所有的坚守,都会结出最美的果实,就像一朵花在石板上仅静静绽放,在时光里散发出恒久的香。

关键词:吴桥,非遗,传承责任编辑: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