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吃货团

留住老味道——青县程记合碗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9-09-30 17:33:38
分享:

  长城网沧州讯(通讯员袁悦)悠长的老巷里,飘来浓浓的合碗子香味。这种类似扣碗的美食,留存在很多青县人的记忆里。

  青县程记合碗子,传到程德新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从清宫满汉全席到寻常百姓餐桌,程德新几经改良、搜集整理,将合碗子原有的20多个品种扩展到百余种,不但让它成为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50岁的程德新说,在他小时候,合碗子是只在春节时才能吃到的硬菜。

  肉一下锅,香气飘满整个院子,程德新和兄弟姐妹们围着灶台要等很久,那冒着热气的肉丸子、酱肉、米粉肉,才从锅里一碗碗端出。

  在程家,合碗子要先等长辈、客人们吃完,孩子才能动筷子。那时,对程德新来说,端菜就是最好的活儿,因为可以偷偷用手指蘸蘸肉汤,舔一舔,那香味,沁人心底。

  程德新17岁时到青县饮食服务公司学习烹饪,回来后,便随父亲一起摆摊卖合碗子。县城街头,一辆推车上挂着招牌,偌大的箱子里装满合碗子,来往的人群-看招牌,直奔过来,很快就能销售一空。

  生意火,合碗子供不应求。程德新和父亲决定扩大经营,开店搞批发。他们提前做好合碗子,用塑料袋封上,放冰箱里冷冻。逢年过节,来进货的商贩从十里八村赶来,挤满胡同,赶马车的、骑三轮车的、推独轮车的,简直是一道风景。

  那时,农村物资匮乏,合碗子的品种也不多,只有传统的却留给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碗子渐渐被市场冷落。如何发挥传统美食的优势?程德新一直在思索。

  搞特色经营,盘活传统美食文化。明确了方向,程德新开始“偷艺”之路。天津、正定、大城、沧县、盐山......

  一进饭店,点一桌子特色菜,只需尝上一口,程德新便了解了基本用料,有不清楚的就询问服务员。“好几次让人察觉出来,被赶出饭店。程德新笑道。

  一次,在天津一家饭店,程德新大开眼界。沿用数百年的手艺烧制出老味道,食客趋之若鶩,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亦被传统文化所吸引。不大的店面,成为天津美食的一个招牌,也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程德新一夜未眠,他也要打造属于青县合碗子的金字招牌,还原老味道。青县很多农村婚丧嫁娶的流水席上,还保留着摆合碗子的传统,那些老厨师,成了程德新眼中的“宝”。

  背上包,骑上自行车,他又出发了。走访中,程德新发现,同一道菜,地域不同,风味不同,有的菜品最多可达6种风味。老厨师们多不识字,程德新就一边记笔记,一边录音。令他感动的是,老人们无私地倾囊相授,就连配料配比都一一告知。多年搜集和整理,他将合碗子的品种由原来的20多种扩展到100余种,味道也更具地方特色。

  2012年,青县程记合碗子被列人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德新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要传承传统美食文化,留住老味道。

  一道道合碗子,布满桌面,吃一口,唇齿留香。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的《东方关注》节目,播放了程德新传承非遗美食合碗子的故事。这是青县合碗子,第一次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几分钟的节目,传统与现代交汇,这也是程德新合碗子的一大特色。他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技艺,但在选料、用料上更加精益求精,使用真空包装技术进行冷封贮藏,使合碗子便于保存与携带。

  做合碗子,考验耐心,日复一日案前重复劳作。程德新一直没引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不是销量不够,也不是资金不足。在他看来,“销量虽然大了,但传统工艺却难保留。”他想守住这种“老味道”。

  从“吃肉”的简单初心,到今天‘盛满老味道”的家乡情怀,程德新想要带着这份情怀,沿着先辈的足迹,越走越远……

关键词:青县,程记合碗子责任编辑:董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