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特色产业

旱碱麦为啥越长越好

来源: 沧州晚报  作者:
2023-05-24 10:31:09
分享:

  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沧州市,考察了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将盐碱地变为沃土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之前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流传的这句谚语,道出了盐碱地上种粮之难。

  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地表稍微一干,表面就泛起一层白花花的碱嘎巴。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起,农业技术人员找到了降低土地盐碱的办法——挖沟排碱,通过雨水渗排的方法来改良土壤。

  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代庄子村村民、今年71岁的刘家民,至今记得当年改造盐碱地的场景。到了农闲季节,男女老幼齐上阵,在平整的土地上挖沟。

  “每块土地宽五六十米,长100多米,10亩左右。地的两边都是水沟,雨水经过渗透排入沟中,带走土壤中的盐碱。”刘家民说,这个方法很不错,让原来只长黄菜和碱蓬的盐碱地长了庄稼。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农民采用麦糠还田的办法改良盐碱地。“哪块地碱,就把麦糠铺到地里,最多铺上三年,这块地就能长庄稼。”刘家民说,特别是最近五六年,随着农村机械化的普及,秸秆还田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盐碱地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旱碱麦在沧州长得这么好,还得益于2013年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时任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的刘小京,带领团队通过科研示范,参与环渤海地区4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治理利用,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实现了2020年较2012年增粮100亿斤的既定目标。

  如今,刘小京已成为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的顾问。刘小京和其他几名专家,通过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整治、新品种应用选择、生物有机肥施用、播种管理、生物农药使用、机械化收获、运输储存、销售等全过程深入研究,为全市旱碱麦产业发展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优质高产良种

  一边改良土壤,一边在培育良种上下功夫。旱碱麦越长越好,离不开良种的功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1992年,原中捷农科所农技人员培育出“冀麦32”这个良种。因为麦芒长、麦穗红,老百姓都称其为“大红芒”。“大红芒”使旱碱麦的亩产量,由原来的15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左右。

  为充分利用盐碱地独特的资源,沧州市重点发展耐盐碱农作物种植,加强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开展小麦育种技术攻坚。为了克服盐碱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渤海新区、黄骅市不断开展良种选育工作。目前,“捷麦19”“捷麦20”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成为当地农民喜欢的良种。这些品种抗旱、耐盐碱,非常适宜在盐碱地上种植,较常规小麦亩均节水150立方米以上。这些品种不仅在沧州大面积种植,还被推广至山东滨州等滨海潮土区域。

  沧州市农科院院长、研究员闫旭东作为合作社“智囊团”中的一员,见证了旱碱麦增产丰收“步步高”。闫旭东说,如今,沧州旱碱麦种植面积达100.2万亩,2022年旱碱麦总产量22.37万吨、单产223.3公斤,标准化示范区内亩产更是达到370公斤,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沧州市全面加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积极培育推广抗旱、耐盐碱的适生作物,实现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的转变,擦亮了“旱碱麦”这一金字招牌。

关键词:旱碱麦,产业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