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沧州发布

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舰 陆雅男
2024-06-12 18:24: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陆雅男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6月12日讯(刘舰 陆雅男)今天上午,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陈玉升先生,向大家介绍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陈玉升调研员进行发布。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 陈玉升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

  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沧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在沧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围绕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个底线,突出“管出来”、“产出来”两个抓手,严格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三方责任,扎实开展豇豆、“瘦肉精”、农兽药残留超标、风险隐患排查四大整治,具体做到“四个强化”。目前,沧州市农产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现就沧州市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向诸位做简要介绍。

  一、强化政治站位,坚决扛起食品安全政治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身体健康、事关农业健康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农产品安全作为民生大事来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食品安全、质量强市、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项考核范围。去年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全市农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动员会,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人大专门听取市政府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报告,并对农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把农安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农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和农产品风险隐患排查两个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安工作。二是周密部署。市政府印发了《农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市农业农村局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制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及6个领域分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三是定期调度。市政府成立4个处级干部带队的包联组,对全市农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进行督导;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周报告、月调度制度,定期召开农兽药整治、隐患排查调度会、推进会、风险分析会商会,建立了包联调度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到主体。

  二、强化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农安监管工作基础

  沧州市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一是健全监管体系。为解决好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县、乡均建立了农安监管机构,村级配备了协管员,打造了4个省级追溯与网格化提升县,28个示范乡镇,落实了村级协管员补贴,进一步压实了网格化监管职责,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二是完善检测体系。扎实推进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为农安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市农安中心创建为省级检测分中心,认证参数达到305个;13家县级农检机构通过“双认证”,通过率92.9%。为乡镇、标杆企业配备精准速测设备80余台,全面提升了基层速测把关能力。三是建强执法体系。建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17支、配备执法人员550余名,市县均把查办农安案件作为执法重点,三年来查办农兽药残超标为主的农安案件300余起,其中,移交公安20余起,有力震慑打击了农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三、强化协调联动,凝聚农产品安全监管合力

  建立健全农产品全程监督管理协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无缝隙监管。一是推进“三安”联动。食安委成员单位全面落实信息共享、分析会商、风险研判、通报协查等机制,去年以来,先后三次会同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对青县、沧县、孟村等牛羊养殖屠宰重点县开展畜产品风险隐患联合排查,随机抽查牛羊养殖、屠宰企业17家,牛羊肉经营门店3家,抽检样品53批次,全部合格。二是强化检打联动。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定量监测从2020年1.1批次/千人提高到1.8批次/千人。对豇豆、“瘦肉精”等高风险品种及参数,以及羊肚菌、鹌鹑蛋、冬枣等小宗品种组织开展专项监测,今年以来共检测各类样品1.9万余批次,其中定量检测2000余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9批次,均依法依规进行溯源查处。三是加强上下联动。建立了生产主体全面自查、县级“双随机”检查、市级包联督查的农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模式,围绕农兽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今年以来,全市出动人员5200余人次,排查主体2800余家次,排除问题隐患40余个,查办农安案件8起。

  四、强化标准引领,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优质农产品是管出来的,更是产出来的,沧州市抢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和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区创建两大机遇,全面推动农产品品质提档升级。一是打造标准化生产样板。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40余项、市级标准147项;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推进方案,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强化绿色食品标准进村入户暨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推进标准的转化和应用,全市标准化覆盖率77.1%;构建了青县羊角脆等5个单品品质指标体系,《海兴多刀茴香分等分级》作为省级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并在全省推广;肃宁绿苑等4个合作社成功创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二是打造绿色优质生产样板。青县司马庄绿豪合作社作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承办了衡沧绿色优质基地观摩交流活动;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国绿博会、国家农安县农产品经销企业对接活动等,沧州市14个产品先后获绿博会金奖;持续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工作,目前全市认证绿色、有机、地标等产品120余个,打造了2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试点和4个省级绿色优质精品基地。三是打造全过程追溯样板。先后打造了任丘、东光、黄骅、吴桥4个省级追溯与网格化提升县和6个追溯标杆企业,献县乐寿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联合市场监管局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1300余家生产主体依托省追溯平台实现电子追溯,累计开具电子合格证13万余张。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一手抓农产品安全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陈玉升调研员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记者:去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对沧州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请问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陈玉升调研员回答。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 陈玉升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深入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就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一是健体系。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等2项省级地方标准和3项市级标准已发布实施,《沧州旱碱麦》《苜蓿咸水灌溉高效栽培技术规程》《黄骅面花制作技术规范》等10项市级地方标准完成立项。二是提品质。绿色食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园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在沧州挂牌运行。持续抓好“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去年为黄骅7500亩旱碱麦种植基地开展了免费环评,目前全市已认证旱碱麦绿色食品11个,认证产量达1.1万吨,覆盖旱碱麦种植面积达4.6万亩,今年又有8个旱碱麦产品完成了绿色食品现场检查;碱梨、茴香、苜蓿等盐碱地特色农产品也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大大提高了沧州市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去年11月,沧州市作为两个地级市之一在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现场会做典型发言。三是守底线。强化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指导小麦种植户科学、安全用药、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今年还加大了小麦、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以及绿色食品的药残检测力度,严厉打击使用禁限用药物、添加禁用物质、不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等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继续提问。

  记者: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已经一年有余,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被正式写入该法,明确了其法律地位。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在沧州市的落实情况?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陈玉升调研员回答。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 陈玉升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是国家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的重要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督促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实现产地与市场有效衔接。去年以来,沧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项制度的落实。一是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衔接。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通报协查等机制,联合开展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检查,加强对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的培训指导,确保生产主体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二是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全部建档立卡,并在省平台注册,及时上传相关生产信息,实现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下亮证。定期对生产主体承诺证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其严格落实质量管控措施,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动规模主体做到批批开证。三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将查办合格证案件作为农业执法的重点,列入年终考核范围,对不按规定出证的予以处罚,去年以来全市查办应开未开承诺证案件10余起。通过抓典型、强震慑,生产主体开具合格证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四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动。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为部分乡镇、标杆企业、服务点配备了承诺证自助打印一体机,带动农户自主开具承诺证。指导生产企业、精品基地制作个性化的承诺证,实现质量承诺+产品宣传+线上销售一码多用,大力提高承诺证的社会认知度。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陈玉升调研员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关键词: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旱碱麦特色产业,绿色食品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