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沧州讯(记者段永亮 )“辣椒姐”代淑凤现在可忙了,每天都有人从网上下单买她的辣椒酱。“张书记自己掏钱定制的玻璃瓶和标签,俺只管每天做酱。过去不值钱的一碗酱,现在能卖30块钱。3个月,俺就卖了1万多块钱!”张常丰村不仅有“辣椒姐”,还有“面条哥”和“面花夫妻档”。
张巍婷(右二)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电商中心了解网上平台销售情况。苑立伟 摄
今年39岁的张巍婷是法学博士,2018年5月从国家信访局来到河北省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她在资料上了解到张常丰是全村438户人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25户。
当张巍婷踏上张常丰的土地时,现实情况还是让她吃了一惊:这里地碱、水苦、人闲,集体收入非常薄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村民穷在缺信息、缺技术、缺思路。要想拔掉穷根,帮钱、帮物,不如帮他们武装头脑。
扶贫先扶志,打破“旧观念”、打开“新思路”。于是她从北京请来专家培训种养殖技术,还自掏腰包1万多元,带着村里26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考察全国文明村正定县塔元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平山县泓润农业生态园。
期间,她了解到村里普遍种植的旱地小麦“大红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浇水,产量虽低,口感却很好。但是一亩小麦收300斤,也就卖300多块钱。于是她请来河北省农科院专家化验小麦成分,钙、钾等元素及植物蛋白、面筋含量比普通小麦都要高。“这么好的东西以前低价卖给小商贩,太可惜了,磨成面粉,在大城市能卖高价!”
张巍婷(中间)到王金明家了解卡通面花制作和销售情况。苑立伟 摄
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谈心,张巍婷发现村里的“宝贝”还多着呢:代淑凤做的辣椒酱,亲朋邻里都爱吃;马玉娟压制的面条,不加盐就很筋道;张常丰面食在当地有名,家家都会做好吃的面花、窝头……把这些卖给城里人,还愁村民富不了吗?
培养致富带头人,树立特色品牌,推广绿色农产品,让土货卖出“新理念”。
成立合作社,注册“张常丰”商标,建起石磨加工坊;帮农户改善生产加工环境,办理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证;请来北京高校的学生,教会村民网上开店卖货;请北京的朋友设计产品包装、制作电商网页……去年12月,张巍婷筹划的张常丰村网上微商店开张,一口气推出了“三面红旗”:石磨面粉、面条、面花和四缸酱:牛肉酱、辣椒酱、芝麻酱、黑豆酱以及盐碱旱地杂粮、苹果等15种特色农产品。店铺首页,“驻村第一书记为您甄选”几个字格外醒目。
张巍婷到齐福田家了解挂面生产及销售情况。苑立伟 摄
齐福田全家4口总动员,做的挂面供不上卖。“张书记帮俺办来了许可证,俺家的蔬菜挂面卖到了北京、吉林、云南,这可是从前不敢想的事儿!”
“面花夫妻档”王金明夫妇俩正筹划着扩大规模,王金明被张巍婷称为村里的“艺术家”,画的一手好画,用果蔬汁和石磨面粉做成的卡通面花惟妙惟肖,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是张书记发现了我,鼓励了我,让我重拾爱好,在工作的同时还能找到乐趣。”
经过张巍婷的带动,大家思想有了转变,“辣椒姐”“面条哥”“面花夫妻档”不仅成了村里的“名人”,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到2019年的12月底张常丰村整村实现脱贫,而且从贫困村变成了示范村——“海兴县美丽庭院示范村”“沧州市基层党建示范村”“河北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