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石,它就像一块块拼图、一个个细胞,彼此相互串联构成我们的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构成了社会和谐的底色,构筑起每个人的“幸福港湾”。近年来,运河区大力加强和改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居民文明意识,构建起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以核心价值观立德铸魂
“现在小区内抬头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标语,社区里的热心人越来越多,人们的道德素质越来越高,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好了。”家住颐和文园小区一居民如是说。一直以来,运河区坚持在社区刊播设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并在道路、广场、公园、社区等显著位置,制作、悬挂、张贴了大量创建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的公益广告,基本做到抬头可见、无处不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
持续开展“运河好人”月评活动,全区共有全国、省级、市、区级各类道德模范160多人,其中获全国荣誉称号6人,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8人,沧州好人17人。文庙劝和小组、郭雪迎等人分别当选河北好人。全区广泛建立善行功德榜、楼道好人光荣牌、社区好人荣誉榜、好人档案,形成了“人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通过深入挖掘、广泛宣传道德先进人物和事迹,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加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在选树道德典型的同时,运河区也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弘扬好家风。坚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运河区文明家庭”。其中,西环中街社区马广义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幞园社区田松林家庭被授予河北省第一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和全省“最美家庭榜样奖”。通过社区这一窗口,使“当文明人、办文明事、争做文明家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志愿服务凝心聚力
“这次爱心夏令营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知道还有这么多有爱心的叔叔阿姨在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帮助更多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一位参加“大爱运河”志愿服务联盟第六期夏令营的孩子兴奋地说。2018年5月26日,成立了大爱运河志愿服务联盟,联盟成立以来,志愿服务活动日趋常态化、全域化。以社区为主体相继开展了扶贫帮困、国学夏令营、“我们的节日”、文明单位和社区结对每天奉献一小时、全民洁城等一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为整合全区资源,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运河区一直致力于“好人之城”建设,着力打造“大爱运河”品牌,通过制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和活动项目实施方案》《2018年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安排》,大力宣传《河北省志愿服务条例》,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为切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各社区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除了加强志愿者注册、培训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嘉许和回馈制度,如,解放西路社区开通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对志愿服务时长进行详细记录;朝东社区通过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志愿者可根据志愿服务时间长短获得积分享受一定的回馈服务;朝阳南社区开展年度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评选活动,对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以此营造参与志愿服务光荣、“好人有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志愿服务之花遍开运河,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频结硕果。解放西路社区入围全国志愿服务“四个一百”候选名单;丽景社区等6个社区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以文明社区创建厚植新风
“我们辖区内大多数是老旧小区,杂物乱堆乱放、毁绿种菜等问题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顽疾’。2018年水月寺办事处对二百间小区的违建进行集中彻底拆除,对小区进行清理,现在小区内环境整洁美观了,居民出入方便,心气顺了,精气神就提起来了。”红卫社区主任激动地说。自文明城区创建以来,运河区在社区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月、提升月,种子点位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门前五包”等一系列工作,各社区环境和形象明显提升,一些老旧小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硬件强了,软件也得跟上。社区文明最重要的就是社区居民素质提升。运河区依托大运河书院,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宣讲团,通过“大讲堂”与“微课堂”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文化志愿者进社区开展义务宣讲活动;各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如,文庙社区的七夕、中秋民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文明新风相结合,营造了和谐文明的节日氛围,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社区环境好了,居民的生活更加舒心,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
文明是场春雨,滋润着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文明是把标尺,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社区“小文明”正在带动城市“大文明”,文明之风吹遍运河两岸,文明之花绽放运河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