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签订《共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自此,“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更名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2015年,京冀两地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则,合作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渤海湾穹顶处的盐碱荒滩上,一个省级原料药生产基地强势崛起。10年间,临港开发区始终坚持“高门槛”,以引进吸纳“高精尖”生物医药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美国独资珐博进、中日合资康蒂尼、天津医药集团、天津力生制药、正大集团泰德制药、华润双鹤、北京协和等国内外60家知名医药企业的78个项目入驻,总投资200亿元。其中,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5家、外资企业7家、上市公司13家。已投产原料药产品近100个,涵盖了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感染、精神神经、代谢及内分泌等用药领域。其中,国家1类新药(独家)药品11种,临床紧缺药品12种,定点生产药品5种。同时,临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和项目建设双向发力,突出科技赋能,聚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流程各环节,全力构建“科研+小试+中试+生产”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京津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引领优势,依托津冀两地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基础,加强产业链合作,推进创新协同错位发展,三地决定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更名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今后,京津冀三地将按照“合作共享”原则,通过“市场优先、政府引导”方式,深化京津冀产业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增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互补能力,形成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药品生产异地延伸监管新模式、新机制。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将积极承接京津原料药项目,打造国家级绿色原料药基地,为京津冀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原料药保障;承接京津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借助医药经营新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开发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研发定制合同生产企业,集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充分释放生产能力,促进创新医药产品在开发区研发、生产。发挥临港开发区原料药产业优势,借助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大力引进和培育制剂委托生产企业,推动医药产业向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加速形成“研发+孵化+生产”和“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全周期一体化发展格局。(记者 尹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