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启动DIP医保付费方式,开启了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这标志着我市全面进入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简称DIP付费)阶段,从医保部门“分蛋糕”,转变为医疗机构通过提供更有价值、性价比更优、成本效果更好的服务“争蛋糕”,增强医疗机构合理诊疗、管理成本的内生动力,实现医保、医疗、患者三方互促共赢。
DIP付费是基于“大数据运用”下的一种全新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是国家、省、市在医保治理方面作出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和监管水平,保障患者医疗需求和权益。
据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DIP付费可以深化到医疗临床路径、检查检验、药品耗材使用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买到更科学、更优化、更有效的医疗服务。对医院和医生来说,DIP付费将以前检验检查、药品、耗材等从收入变为成本,一方面激励医院和医生主动规范医疗服务,控制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避免过度诊疗,一旦出现过度诊疗,医保部门将会按时邀请专家对分值倒置、分值虚高、分值偏离、编码组合错误等导致分值不精准的问题进行研判,医保支付返还将受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引导医疗机构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用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水平,吸引患者来院就医。对医保部门来说,DIP付费可以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规范诊疗行为。对参保患者来说,可享受到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医看病花费更合理,个人经济负担减轻,最终实现医保多报销、医院多结余、患者少花钱的目标。
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各类支出风险的情况,我市统筹考虑物价水平、参保人医疗消费行为、总额增长率等因素,合理确定全市医保总额预算指标,不再细化明确各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而是把项目、病种等付费单元转换为一定点数,年底根据各医疗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总点数以及地区医保基金支出预算指标,得出每个点的实际价值,按照各医疗机构实际点数付费。目前,市医保局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DIP付费工作。同时,还组建了包含市县两级医保管理、病案、临床和医疗保险等专业58人的沧州市DIP支付方式改革专家库,为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据悉,全市DIP付费工作原则上实现开展住院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涉及本地目录4512个,其中核心病种3350个,综合病种1162个。精神专科类暂不纳入DIP付费范围。(记者 郭玉培 通讯员 刘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