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狮城新闻

激发“强引擎” 跑出“加速度”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23-10-18 10:48:41
分享:

  肃宁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原皮交易市场,年交易皮张1.8亿张,占全国交易量的70%,“肃宁裘皮”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企业年钢铁吞吐量近千万吨,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0亿元,形成了核电火电风电、输油输气、市政管网、整机装备四大产业链条,被认定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管道管件出口基地”;

  东光县纸箱包装机械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群体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市场覆盖面最广、产品性价比最优、产业聚集效应最明显“五个之最”,集群产品占国内市场额65%以上;

  ……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引导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描绘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的时代画卷。

  做足特色文章,县域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强县域,关键是强产业,找准产业发展“赛道”至关重要。

  走进河间市的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拉丝、吹胎、封底……玻璃原料经过数道工艺,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精美的玻璃产品。

  “这款简爱杯,过滤片是半月牙形玻璃片,喝水时不仅能阻挡茶叶,还能让嘴巴有冲浪的感觉。”公司项目中心经理张磊介绍,他们经过长时间反复试验,创新使用了玻璃材质的过滤片,简爱杯获得了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最佳旅游商品设计奖。

  “以前,客户给什么图纸就加工什么产品,完全没有自己的设计,也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张磊说,简爱杯只是一项小创新,现在,公司每年都拿出产值的10%来搞创新,秉承着工业设计理念,从茶具扩展到了餐具、咖啡具等生活中的玻璃器皿,并对这些产品的性能、外观等进行设计,使产品更加优美,增加了附加值和效益。如今,公司拥有多个品牌、上千品种的工艺玻璃制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尚德公司的发展,是我市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做好县域特色产业这篇“大文章”,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县域主导产业,做足做优“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着力推进任丘石化、泊头铸造、河间再制造、盐山管道、东光纸箱包装机械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为纲,项目为王。分秒必争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精准招商延长产业链条,充分激发投资活力,在抓投资、上项目这条赛道上,各县(市、区)也各显神通、百舸争流,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集群效应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6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涉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等多个领域,以高质量项目引领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沧州县域产业规模化集聚的“聚变”效应正日益凸显。全市共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6个,占到全省333个集群的13.8%,居全省第一。2023年上半年,全市产业集群完成营业收入3030.1亿元,同比增长8.36%;上缴税金176.7亿元,同比增长11.7%。

  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日前,走进盐山县的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大口径直缝埋弧焊钢管正在全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上“穿梭”,这批钢管专门为国外客户定制,不久将走出国门。

  “我们拥有大口径、高钢级直缝埋弧焊钢管生产线,所生产的钢管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实时监测生产质量和进度。”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胜勇介绍说,近几年,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第二条JCOE新能源管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条生产线融入AI智能、5G联通技术,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2.5倍,产品质量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氢气、煤制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新能源管道输送,预计年底实现投产。

  推进科技创新,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赋能添翼。近年来,我市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以实施“跃升计划”打通县域创新“最后一公里”,对基础较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县(市、区),持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推动其创新能力尽快跃升。同时,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整合项目、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自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以来,我市共获省奖励资金8300万元,居全省第一。

  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加大重点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攻关力度,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揭榜单位,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立足加快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等选派工作,强化科技人才对特色产业集群的指导服务。2023年,全市派驻各类省级特派员456名,建设乡镇特派员工作站84家,特派员工作室7家;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32个,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3个。

  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合作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对接交流,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进行科技对接合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

  如今,全市县域特色产业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首家全部采用自有技术,能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药用中性硼硅玻璃的高新技术企业;渤海防爆特种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起草了铍铜合金防爆工具国家强制性标准,牵头制定了《铍铜合金防爆工具》国家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工艺领先的耐蚀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

  沧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以创新为翼,全力推动“沧州制造”向“沧州智造”转变,为加快推动沧州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加速产业转型,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强劲支撑

  日前,在泊头市亚奇铸业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在柔性加工线上加工一批泵体。这条投资2000万元引进的柔性加工线,涵盖了公司从毛坯铸件到成品零部件的产业链条。

  “同一款泵体,原来需要5道工序,起码3天才能制作完成;如今只需要一道工序,8分钟即可完成。”公司副总经理郭兴春指着柔性加工线上的泵体介绍说,偌大的加工车间里,全部是数控设备,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加工,只需要几名工人,动动手指操控触摸屏,即可完成大部分生产工作。

  从产业结构看,沧州传统产业占比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聚焦任丘石化、泊头铸造、献县扣件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开展技术改造、数字提档等行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鼓励县(市、区)参照市级支持措施设立县级专项资金,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予以支持,提升企业技改投资积极性,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为全市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我市认真分析研判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指导企业立足行业实际、明晰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各类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并落实好《沧州市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若干措施》《沧州市支持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研究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抢占国内外市场。2023年,我市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501个,总投资1422.8亿元。

  聚焦智能制造,我市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数字提档,全面推进县域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特色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引进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鼓励在河间再制造、泊头环保设备、东光包装机械、南皮五金机电及盐山、孟村、青县管道装备行业等打造智能化改造标杆。围绕服装服饰、体育器材、文化旅游等重点集群,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和创新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围绕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集群,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税收、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

  此外,各地还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大力优化审批流程,健全完善“企业家直通车”等制度,持续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不断提升县域竞争力、吸引力。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沧州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逐步构建起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1至8月,全市271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86.8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32%,较1至7月提高10.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8.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新征程上,全市上下正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聚起磅礴动力。(记者 马志辉)

关键词:产业,特色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