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河间传统产业在创新发展中“浴火重生”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孙健 李世文
2019-05-13 10:25:55
分享:

  在河间市银龙轨道有限公司京雄城际铁路河间轨道板场的生产检测车间,技术人员正通过3D检测仪,对公司生产的高铁用预应力结构无轧轨道板平整度进行检测。公司负责人张宜文介绍说:“检测数据传递到主控制台后,会经过网络直接传到建设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我们中标国家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河间市是我市传统的工业大市,电线电缆、保温材料、工艺玻璃、再制造等产业在业界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来,面对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河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策激励作用,让传统产业在创新发展中“浴火重生”。为此,河间一方面制定出台《河间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河间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政策引导激活创新主体;一方面着眼创新人才培育,建起沧州首个“人才窗口”,率先在全省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新模式,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政策体系,真正让落脚点落得准、落得稳。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河间市科技局局长田秋良说,河间已经建起包括再制造产业院士工作站在内的3家院士工作站,依托高端人才引领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解决产品研发、产业转型等难题达十几项。如,再制造产业依托徐滨士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团队,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变简单再制造为科技再“智造”,助力河间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发电机、起动机再制造基地。去年,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参与的“汽车核心机电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科研项目,解决了再制造关键技术不成熟、装备无处买、产品无标准、市场不认可等问题,成功斩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河间绝非个例。就在日前,大圆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捷报,科研人员超细玻璃棉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新产品由原来8至12微米的直径,缩减到5至7微米,不仅加工精度、材料精度大幅提升,应用领域也从工业生产拓展到汽车、轮船等高端制造业。而这一切,离不开省保温材料研究中心和岩棉玻璃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落户。公司负责人马磊说:“依托科研平台和高端人才,我们通过增置进口设备,把新技术形成产能,实现了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沧州乃至全省保温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本。”

  同样,作为河间工艺玻璃产业的龙头,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几年尝到了企业创新发展带来的“甜头”。“在清华美院等高等院校和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帮助下,公司潜心从事新产品研发,注重在功能、材料、外观方面进行工艺和产品创新,不仅附加值大幅提升,而且畅销国内外市场。”说起企业这几年的变化,公司负责人高明亮喜上眉梢。记者了解得知,得益于河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业设计推动工艺玻璃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创意设计提高产品内涵,让企业产品实现品牌化、艺术化、高端化、信息化、国际化,并屡获“红点奖”和中国设计大奖,成为世界最知名的玻璃企业美国康宁公司的全球最佳供应商。

  为了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变“要我创”为“我要创”,河间还不断完善对名优企业的扶持引导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仅去年就安排奖补资金561万元。对2018年度院士工作站分别奖励30万元,对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奖励30万元,对创新研发投入达到比例要求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也分别进行奖补。并专门设立2000万元的工艺玻璃产业创新发展引导资金,依托中国?河间工艺玻璃设计创新大赛和中国河间国际灯工艺术节,斥资超百万元设立创新奖、创意奖,重奖十大工匠,为传统产业发展积蓄技术人才和创新动能。

关键词:河间,创新责任编辑:董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