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东光县乍暖还寒,日前,走进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园A区,放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项目工地上塔吊耸立,机声隆隆;工程车辆穿梭其中,建筑工人们正加快施工……
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东光县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于去年10月启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各级干部纷纷行动起来,“上京进卫”、下“长三角、珠三角”、跑雄安新区,通过团队亲情招商、发动以商招商、利用平台网络招商,100天时间里,收集项目线索673个,签约项目122个,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存量。所有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建成后总纳税额可达5.3亿元。目前,落地开工项目42个,包括“凤还巢”项目13个,雄县外迁项目3个,京津转移项目14个,“长三角、珠三角”外迁项目7个。
签约项目质量高、数量多,离不开“精准”二字。在招商过程中,东光县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回归招商等方式,成功引进一大批重大优质项目。同时,主动加强与京、津、雄安新区对接,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外迁企业,去年利用京津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56%,位居全市第一。强化资源储备,充分挖掘人脉资源,明确让企业家唱“主角”项目建设思路,实行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广泛发动企业家、东光籍在外企业家和各种人脉关系,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目前共收集项目线索673个,已通过初审239个。
签约项目快速落地开工建设,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在项目建设中,东光几乎每天一次的项目现场服务调度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各局委办、乡镇主要负责人,到施工现场,一一询问项目进度,了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当场拍板解决。每周一次的集中办公会,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各部门、群团组织及驻东光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参加,与项目方面对面探讨项目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实行27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对所有落地项目“一对一”帮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难题,让项目方感受到“东光温度”。沧州兆阳纸塑包装有限公司45度交叉膜项目属于雄县外迁项目。项目开工后,分包领导每天都要到现场了解企业建设遇到的困难。“我们从雄县过来,可以说人生地不熟,但是分包项目的领导,每天都来项目现场,问我们建设中有哪些困难,并马上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让我们既感动又暖心。现在东光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公司副总经理高飞说。
创新实行“政府企业双向承诺”机制,在政府大力提供土地、税收等惠企政策的同时,严格跟踪企业承诺的建设投资、节点时限、纳税强度等事项,严防出现以项目为名进行占地行为,并倒逼企业按约完成。严格实行“现场观摩+指标打分”双评价机制,注重投资完成率和开工率、依法取得土地比例、实际纳税额等关键指标核算打分,提高项目质效。打破招项目“揽到篮子都是菜”的“过去式”,以高质量、生态型、可持续为目标对项目进行严格评审筛选。东光县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在“百日攻坚”中,对洽谈的600多个项目,初审会讨论审核上千次,最后初审过关的项目,还要上由发改、住建、规划、环保等部门参加的联审会,进行综合审核评价。确定认为项目可行后再上规委会,确定项目实施落地。为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瓶颈,东光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开展违法占地清零活动,实施土地唤醒行动,盘活天能公司、老化肥厂等闲置厂区,成功收储找王工业园区、原教育园区等建设用地,共整理土地2000余亩、收储土地1300亩,并全部通过省自然资源厅批复。
同时,东光还建立投资者服务局、设立企业家直通车,为投资者提供贴心服务。形成服务专班模式,对全县集中开工项目审批建立台账,避免企业在审批过程中走弯路,保证项目审批服务不挂空挡。加强产业规划、引领、服务,建立了包装机械、化工、塑料、棉纺针织“四大产业服务局”,全力优化行政审批办事流程,目前已将180项审批事项削减至165项,压缩审批环节812个,投资类项目落地时间从190天压缩至3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