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9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来到素有“好人之城”美誉的河北沧州。在这里,马路两侧竖立着“好人事迹”公益广告牌,街头巷尾遍布“暖心驿站”,城市中心矗立展示好人故事的“道德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桩桩感人事迹,让人肃然起敬!
8月27日,航拍沧州道德馆外景。新华网发(沧州广播电视台 刘冲 摄)
近年来,沧州市厚植“好人之城”文明土壤,先后打造丽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沧州市实验小学等覆盖老中青三代的公民道德涵育基地,引导推动沧州市树立文明观念,涵养崇德向善的城市精神。日益擦亮的“好人之城”品牌,激发出强大的崇德向善正能量,在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中,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汇聚文明力量,让文明之花在“狮城”大地璀璨绽放。
8月28日,“河北好人”郭雪迎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练习武术。新华网发(长城新媒体记者 董肖飞 摄)
一个小社区 三个好老汉
踢腿、弹腿、打拳、抓空……在沧州运河区丽景社区大院内,几十名身着练功服的孩子练得热火朝天。75岁的郭雪迎穿行其间,不时停下脚步,耐心指点。
郭雪迎是弓撑闭形门的第五代掌门人,专攻清招短拳。自1996年开始义务授拳,至今已有28年。2011年,郭雪迎搬到了万泰丽景社区。社区非常支持他,免费提供场地和存放武术器械的房间。从此,每晚7点半到9点,无论刮风下雨,郭雪迎准时带着大家开练。渐渐地,他成了社区的“名人”,不少家长慕名而来,希望孩子习武强身、磨炼意志。
“沧州是武术之乡,我作为武术传承人,有责任将所学的武术传承给后人。”郭雪迎还骄傲地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第11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中,自己的13名学生拿到了个人奖,22名学生拿到集体奖。
在丽景社区,这样的老汉还有几个。丽景社区党委书记张金利介绍,社区以志愿服务和文明养成为工作载体,先后培育了16支志愿服务队伍。除了28年义务教授武术的七旬老拳师、“河北好人”郭雪迎,还有创作了千余首童谣的88岁“红色宣讲员”、“中国好人”武春章,以及组织心理咨询师团队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河北省优秀志愿者、60岁的张来福。三个好老汉在社区发挥余热,既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丽景社区的文明实践活动,正成为沧州市凝聚、传递正能量,持续打造“好人之城”的工作缩影。
一家服务站 一群好大姐
早上6点多,在位于沧州市新华区交通大街的一家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里,起大早赶来的志愿者们已提前准备好馒头、鸡蛋、咸菜、大米粥,等着环卫工人的到来。
“我家离分管打扫卫生的路段比较远,在外面买着吃开支大,带饭又容易凉,所以这两年一直在这吃免费早餐,真的打心眼里感谢这些志愿者为我们服务,太辛苦了。”6点20分,67岁的环卫工人李俊祥来到这里,边打饭边向记者表达着对服务站以及志愿者的感谢。
服务站的站长周淑云今年38岁,是大运河爱心协会志愿者。刚开始接手时,她曾经犹豫过:“自己蒸好一锅馒头都费劲,更何况一次要蒸500多个馒头,真怕干不好耽误事。”为了不辜负信任,她就天天泡在馒头房,跟人家取经,终于掌握蒸馒头的窍门。“现在看到老人们干完活能吃上一口我们做的热乎馒头,心里特别满足,也特别感谢当时自己能坚持下来,如今才能为大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
在这家爱心服务站,像周淑云一样的好大姐还有很多,每天最早来站里熬粥的尹新华、不怕脏不怕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倪婷婷、热心细致搞服务的李爱花……她们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为爱付出的故事,一样让人感动。
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就是沧州老百姓口中交相称赞的“爱心粥屋”。它由沧州市文明办、沧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持建设,为环卫工人和困难残障人士提供爱心早餐,同时定期提供免费体检、理发、法律咨询等服务。自2021年开始运营以来,约有9000余人次志愿者参加服务,也聚集了多方社会爱心力量,成为涌动着温情的一张“沧州名片”。
一处文明校 一城好少年
“我们学校的石芷秋同学和奶奶在小区里散步时,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4000元现金、2000多元购物卡,还有很多重要证件,当时她就赶紧回家找妈妈报了警。”一走进沧州市实验小学,一位讲解员老师就为我们介绍了一名拾金不昧好少年的故事。
“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沧州好人’这一重要的本土资源,在全体学生中间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习沧州好人 争当美德少年’系列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向善向上的好人精神。”沧州实验小学校长杨丽萍说。
为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好人、做好人和好人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从 2012年3月开始,实验小学就陆续邀请“闲不住”的蒋淑华、“爱民片警”武剑、“热心公益”的白曦英、“警察”妈妈王红心等“沧州好人”走进校园,与同学们面对面,讲述他们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助人的先进事迹。2016年,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开展了“寻找榜样足迹、讲述榜样故事、学习榜样精神、人人争当榜样”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好人精神的引领下,同学们还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跟着好人做好事,广受赞誉的“爱心粥屋”就有他们“小小”的志愿身影。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如今的沧州,每到节假日,大街小巷处处都活跃着少先队员们的身影,鲜艳的红领巾已成为城市靓丽的色彩。
沧州,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是一方孕育好人的热土。2007年以来,沧州市通过常态化评选、制度化建设、延伸性活动等不断创新好人宣传模式,选树好人典型。2022年,沧州市深入推进“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在以往“沧州好人”宣传选树活动的基础上,加设“文明市民”选树项目,“文明市民”与“沧州好人”同步评选、同时发布。
17年来,沧州市累计评选“沧州好人”1700余人,288人入选“时代新人·河北好人”,19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些好人故事,如同一颗颗饱含爱心的种子撒向“狮城”大地,转化为广大群众向善、向好的生动实践,不断续写着“好人之城”的大爱传奇。(“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 长城新媒体记者 董肖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