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5月9日,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举行。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地升食品有限公司、旧城镇仙庄片区麦田、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南大港恒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并听取了沧州市、唐山市和张家口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介绍,就盐碱地资源摸底、盐碱地改良技术、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产业推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据介绍,一年来,我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利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全省盐碱地土壤专项资源普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等3个“国字号”平台投入运行;组建了省盐碱地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和科技支撑组、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旱碱麦创新团队、耐盐碱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团队,筛选并分区推广了25个耐盐碱品种,11个旱碱麦新品系进入省级品种审定程序,新审定了“沧麦16”“沧麦17”“沧麦18”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品种,适宜品种开发推广取得实效;投资2.52亿元,在黄骅、曹妃甸、沽源等13个县建设盐碱地高标准农田18万亩,盐碱耕地产出能力明显提升;坚持大食物观,初步形成轻度盐碱地粮油种植模式、中度盐碱地粮饲轮作模式和重度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粮经饲”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记者 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