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头条新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书写沧州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24-01-04 10:27:09
分享: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回望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沧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为我们做好工作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即日起,本报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栏目推出“奋进2023”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一年来沧州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亮点工作和显著成效,激励全市上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敬请关注。

  新的一年,新的篇章,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沧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极不平凡的一年。

  沧州人民清晰地记得那个难忘的时刻——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就盐碱地综合利用、黄骅港规划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既饱含了战略考量和深切关注,又提出了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为沧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730万沧州人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由衷感恩总书记、感谢党中央。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更加绚丽的崭新篇章。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一份重托,也是一份期许;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张考卷。

  牢记殷切嘱托,答好时代考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进,重在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不断把各项工作引向深入。

  为此,总书记视察河北后,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5月16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黄骅港发展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3个工作专班情况汇报,梳理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抓好落地落实。

  5月28日,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安排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沧州市委关于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标对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化为具体的发展思路、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吹响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发出了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动员令。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沧州落地见效。

  高质量写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沧州知重负重,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聚焦聚力推动与京津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创新、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协同,在服从服务大局中加快发展自己。

  ——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加快京津冀产业转移升级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渤海新区等5个省级平台作用,积极走出去开展对接合作,全市新签约京津项目56个、总投资187.3亿元,新开工项目54个、总投资138.9亿元;积极争取第二批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落户,去年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3家;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全面启动。

  ——交通设施向更高水平融合。积极融入京津冀综合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枢纽,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加快建设,雄商高铁(沧州段)全线施工,曲港高速、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沧州至石家庄实现高铁直达。不断加密的路网让沧州与京津雄及相邻城市形成“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人员、货物往来更加便利,“同城效应”日益显现。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向更高水平提升。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沧州深化与京津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全市已有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7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10家公立中医院与京津优质中医药机构建立联盟,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主动承接京津外溢养老资源,稳步夯实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根基;加强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吸引京津冀科研院所落户沧州,积极争取京津优质高校来沧开展跨区域联合办学。

  ——重点领域合作向更大范围延伸。加强生态环境联建联治,制定实施联防联控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方案,抓好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深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合作,打造京津冀区域生态一体化新样板;加强与京津统筹开发文化资源,大力推动大运河沿线文旅项目建设,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到访沧州。

  协同发展花正艳,奋楫逐浪天地宽。随着一体化交通网络“密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的获得感“多起来”,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高质量写好黄骅港规划建设新答卷

  “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市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聚焦“我们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高质量推动黄骅港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突出多功能,加快专业码头泊位建设。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30万吨原油码头用海确权已批准备案、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邯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及综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项目扎实推进……去年以来,着眼高质量推动黄骅港规划建设,我市进一步明确方向、发挥优势、深挖潜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港口能级不断提升,2023年1至11月货物吞吐量增长6.2%、集装箱增长28.6%。

  ——突出综合性,拓展加密内外贸直航线。去年以来,持续拓展内外贸直航线,多渠道开拓货种货源渠道,相继开通“黄骅港—日本关东关西”“黄骅港—俄罗斯远东”外贸集装箱航线,以及黄骅港到广州、厦门的集装箱班轮。截至目前,黄骅港已开辟35条内外贸航线,通达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展了黄骅港辐射能力,港口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沿邯黄、朔黄、太中银3条铁路沿线加快布局内陆港,挂牌建立山西五台、平遥,内蒙古包头等11个内陆港,促进黄骅港与冀中南及中西部腹地联动发展。

  ——突出现代化,推进数字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建立起适用于煤炭港口的智能化生产调度模式,通过搭建港口大数据管控平台,实现港口资源高效整合,开启由智能港口向智慧港口迈进的新征程,目前黄骅港已成为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和国内首家作业现场全面无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加快推进黄骅港污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绿色港口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绿色港口建设与培训、港区环境整治等工作,常态化开展重点车辆检查,持续改善黄骅港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绿色港口。

  如今,黄骅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中,明确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黄骅港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更强基础支撑。

  高质量写好盐碱地综合利用新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曾流传于沧州盐碱地上的民谣,道尽了土地的“顽疾”和农民的酸楚。

  我市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向盐碱地要产量、要效益,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盐碱地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去年,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喜获丰收,亩产245.4公斤,总产达到24.5万吨,较上年分别增加22.1公斤和2.13万吨。

  ——全面摸清底数,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支撑。对7个县(市)的74个乡镇、5个功能区、2个农场的盐碱地面积、等级、区域分布、种植结构、产品特征、利用模式等开展拉网式调研监测,绘制出全市盐碱地资源分布图,制定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方案和规划,真正把关爱铭记于心、把感恩化为行动。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盐碱地“育种”和“治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林科学院等优势科技资源合作,建立生态农业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河北省旱碱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等,打造盐碱地研发平台;建设标准化繁育基地,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种子龙头企业建设种子繁育基地和加工生产线,全面提升种子加工能力;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排涝、灌溉泵站、挖排盐沟等措施,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加强技术研发与质量标准制定,重点开展旱碱麦“两品一标”认证、加工工艺标准制定、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工产品分等分级、加工产品品质评价等,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扶持重点企业,加强旱碱麦面粉、面花、挂面、馒头等产品加工,已初步形成盐碱地农产品加工体系;着力构建区域公用、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体系,全面提升了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研学教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通过规划引领、科技加持、品牌塑造等一系列“硬核”举措,白花花的盐碱地不断长出“新希望”,更多“土特产”在这里孕育发展。截至目前,我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超额完成了150万亩的种植计划。

  ……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征程上,730万沧州人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新的奋斗姿态、更强烈的使命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记者 郭 彬)

关键词:高质量,河北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