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崔上 董辉 通讯员 刘淑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尚庄大队,一片丰收景象。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前,种植户们更是乐开了花。“今年推广的这项新技术,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大丰收!”健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迟永超说。
南大港尚庄大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丰收在望。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
迟永超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种田能手,受父亲影响,这个“90后”小伙儿扎根农田,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管理着5000多亩地,迟永超利用“北斗+农机”模式拓展种地新思路,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今年年初,南大港产业园区农务中心副主任杨长青找到了迟永超,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杨长青告诉他,这项种植技术利用大豆、玉米的“身高差”解决了两者“争地”的问题,既能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能扩大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间。同时,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和施肥的功能,还能为玉米生长提供养分,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共生。
作为当地知名合作社的负责人,迟永超决定带头示范,夏播时节他拿出150亩地试点种植。
一处示范种植区迎来丰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
“因为是头一年种植,我担心没经验,收成不好。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农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把办公室搬到了我们的田间地头,全程参与指导,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迟永超说,从科学选种到农机配套,再到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每个环节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这让他非常感动。
看着丰收在望的种植示范区,迟永超信心满满。“收成好,咱老百姓劲头就足。我计划明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带动更多种植户丰产丰收。”迟永超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大港产业园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面积为1300亩。前期,当地农业部门积极动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主体试点先行。同时,派出农业技术骨干分别深入推广种植区,在种植各个阶段进行跟踪服务,筛选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绿色高效的复合种植技术模式。
“为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产量目标,我们专门成立了技术小组,到种植试点开展帮扶。同时,加强政策扶持、技术培训以及宣传引导,让更多的种植户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增强大家的种植信心。”杨长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