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河北经济日报

多彩非遗擦亮特色城市文化品牌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作者:祝雪娟
2021-09-14 10:02:45
分享:

  秸秆扎刻、古建模型、勒扎葫芦、红木家具、花丝镶嵌、金漆镶嵌、景泰蓝、京绣、雕漆、面塑……9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二楼的“丝路长廊”,廊坊非遗专题展区已经基本布置完毕。这是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魅力京津冀”展区的其中一项,廊坊将有22个非遗项目75件展品和我国18个“一带一路”相关省(市、区)及俄罗斯等6个国家的非遗展品同时亮相,为廊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搭建起更高层次的桥梁纽带。

  廊坊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孕育了颇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地处京畿重地的廊坊承载着燕赵遗风、京畿神韵。近年来,随着廊坊市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

  廊坊市群艺馆副馆长王思琮告诉记者,通过抢救扶持、保存复原、宣传推广等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廊坊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省级115项,国家级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二。截至目前,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市政府已公布七批市级名录共377项,命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19名。这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夯实了廊坊文化的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项目扶持。从2007年至今,廊坊市2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先后申报并争取了中央专项资金共计1400余万元。从2012年开始,廊坊市累计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00余万元,下拨市级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非遗项目保护和传习活动。

  自2014年以来,廊坊市把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相继组织全市非遗项目参加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韩俄蒙文化交流展会等国际、国家和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展会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廊坊市非遗项目还多次走出国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分别到美国洛杉矶、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展示廊坊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

  “廊坊非遗拓展了墨西哥、尼泊尔、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古典家具产业、工艺美术业在浙江、广东、广西等省份发展了代理商及加盟商。”廊坊市群艺馆非遗办主任任利红说。

  在民族传统节日和全市重大活动期间,该市连续举办了14届“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非遗展演活动、9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3届非遗项目精品展以及“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2020廊坊非遗购物节、非遗年货消费季等活动,承办了河北省第七届民俗文化节、第三届京津冀非遗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2021年河北非遗购物节。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下,廊坊市充分发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平台作用,相继举办了6届京津冀“京东大鼓书会”,举办了“通武廊”非遗交流体验活动、京津冀飞叉交流展演大会、京津冀“古风遗韵”传统音乐交流研讨会、廊坊市东城区非遗项目展示活动、首届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匠·艺——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项目联展”,参加了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展销会、京津冀地区民间花会展演、“运河记忆”非遗宣传展示、通州区举办的“通武廊”文化交流季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非遗资源在区域间的共享交流。

  打造非遗小镇,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廊坊市将非遗保护传承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同休闲旅游相结合,同产业发展相结合,同文化扶贫相结合,同“非遗小镇”建设相结合,注重乡村文化生态发展顶层设计,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扶贫、产业”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之路。

  高标准建设了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永清县别古庄核雕小镇、广阳区南汉宫廷忆述小镇、霸州胜芳民俗文化小镇等一批特色“非遗小镇”,带动了全市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体育休闲的产业发展。 

关键词:非遗责任编辑:董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