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狮城新闻

聚焦重点任务 持续精准发力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21-08-24 08:56:35
分享:

  机遇叠加、优势凸显、活力迸发……稳步迈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沧州已实现良好开局。随着“一四五九”工作思路的确定,如何更好地下好“先手棋”、打开“突破口”,广大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今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以不负嘱托的使命责任办好‘三件大事’”。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书记王东峰来沧调研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要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抓落实、见实效。

  “只有坚持举全市之力办好‘三件大事’,在渤海新区开发建设上再发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再提速,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上再攻坚,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代表委员们表示,要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聚焦任务、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举全市之力将“三件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新局面。

  聚焦港口要动力 舞动“龙头”展雄姿

  推动沿海经济发展,事关全局、利在长远。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在渤海新区开发建设上再发力。这是沧州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改革开放暨沿海经济带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渤海新区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沿海开发建设提质升级。渤海新区2020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市1/6、1/3、1/5。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港口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渤海新区增长示范和拉动效应还远未发挥,亟须快马加鞭、再进一程。”曹爱国委员说,推动渤海新区开发建设,首先要实现思想“破冰”,以“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为契机,打破“内陆思维”,强化沿海意识,以思想的转变实现发展“突围”,释放改革活力,激活发展动能,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渤海新区打造成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渤海新区开发建设划定了‘路线图’,制定了‘作战书’,无论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散货码头建设,还是外贸航线开通、重点项目建设,都对未来渤海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明玉峰代表表示,现在其谋已定、其局已开,必须全力以赴、全面发力。要紧盯国家、省实施的重大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生产力在渤海新区布局;要在抓创新引领上下功夫,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塑造价值链,不断放大协同创新平台吸聚效应,全力构建“京津研发、新区中试、全域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全力打好项目招商“五大攻坚战”,严格常态化精准招商,探索成立新区招商公司,继续深化“飞地”模式,实现全区招商“一盘棋”。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敞开对外开放大门,办好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金字招牌”。

  聚焦运河激活力 精彩蝶变换新颜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流淌、生生不息,见证了时代的更迭、历史的传承,也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文化,焕发出无限生机。

  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再提速作为重要内容,代表委员们就如何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展开热议。

  “让大运河重焕生机活力,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民心工程。一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高标准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系列规划,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百狮园、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建成开放,河道清淤、堤顶路贯通等工程基本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由点向面扩展、全面布局起势。”李铁强代表说,精心做好规划设计,重点抓好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体现了沧州决策者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今,沿线景观景点串联成线、厚重文化底蕴凸显、运河两岸再现繁华,千年风流之新形象正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在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要着眼解决突出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再提速。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健全完善‘1+6+1’规划体系,全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抓好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吕庆元委员表示,要对标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引进来,结合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际转化运用到工作中。同时,要强化项目支撑,充分发掘沧州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文旅特色小镇,打造运河景观示范段,串联精品旅游路线,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在保护传承利用中实现“增光添彩”。

  聚焦超采挖潜力 补好短板利长远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工程,也是事关沧州发展大局的政治工程、命脉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

  “作为‘三件大事’之一,做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沧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们站在新起点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向省委作出的庄严承诺。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压采地下水2.92亿立方米。”金培元代表说,成果喜人,但依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打好“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着力做好“减”和“增”文章,全力减少地下水开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年内压采9968万立方米,这是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就持续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定出的精准目标。目标已确定,关键在于抓落实。”刘东锋委员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沧州实际,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着力办好“三件大事”,转变思想、改进作风,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在乘势而上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的崭新篇章。(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 孙 健)

关键词:发力责任编辑:董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