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本网动态

沧州:启动乡村振兴引擎 带领农民奔向小康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代晴 崔上
2021-08-18 17:27:00
分享:

  长城网记者 代晴 崔上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中国共产党沧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再次强调,要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为未来五年深入实施的“九大工程”之一。

  河间市景和镇丰尔庄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建起丰尔庄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长城网记者 代晴 摄

  特色产业奠定经济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经济。

  “我们村把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提出‘蔬菜种植+工业加工’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和链轮工业协会。如今,村里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党总支书记王培德说。

  史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搞蔬菜种植,全村90%以上的村民参与其中,种植面积达1300亩。近年来,又形成了以摩托链轮、车库门配件为支柱的产业群,家家户户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

  漫步在丰尔庄园,鲜花摇曳,瓜果飘香,土地上“长”出一片好风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河间市景和镇丰尔庄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兴丰农场建起丰尔庄园,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观光、娱乐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直接带动就业300人,村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

  走进沧县高川乡蒲洼村葡萄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箱,这些葡萄都会送往京津冀的大型商超。蒲洼村的葡萄种植产业,是高川乡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的生动写照。接下来,沧县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开设的“孝老食堂”,成为老人们的温暖港湾。长城网记者 代晴 摄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依靠自行车零部件产业成为有名的“红旗村”。2016年4月,村里又成立了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发展。

  李子札村不仅是个“富裕村”,还是黄骅当地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典型村”。40多年来,全村丧事坚持火化,主家不穿孝服,不请商业演出,席面不设烟酒。“我们村办一场白事,最少的一户只花了3500元,最多的也不会超过7000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书榕说,村里早已形成“厚养薄葬”的风气,成为周围村庄效仿的楷模。

  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也同样将移风易俗抓实做细,2016年村里成立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理事会,截至目前已义务组织简办丧事20余场,累计为村民节省资金110余万元。

  看到村里的独居老人吃饭不方便,村两委班子又从人员、场地、资金等多方面着手谋划。2020年12月10日,人和镇村“孝老食堂”正式“挂牌营业”。村里14名70岁以上独居、留守及失能老人,一日三餐都能在这里免费享用。目前,青县正大力推广人和镇村“孝老食堂”的成功经验,在全县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近年来,沧州市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减轻群众经济和精神负担,为乡村振兴凝聚文明力量。

沧县90后女孩张宸用“北斗”种地,带领乡亲们致富。长城网记者 崔上 摄

  人才回流提升科技水平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6月,沧县90后女孩用“北斗”种地的新闻引发关注。29岁的张宸是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村民,2013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家里的承包地,做起了父亲的帮手。

  科班出身的张宸,很快发现“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她陆续给农场的11台农业机械装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耕、播、施肥、填土、收割全自动化,作业面积达到了3万余亩。还探索出“多元经营、循环种养、品牌增效”的新路子,并通过网络直播推介农场产品,将农产品销售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作为当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人,张宸用专业知识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在东光县南霞口镇传统古典手工木雕工艺创作室,手工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毕良成潜心创作的雕龙顶箱柜门心板,受到客户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东光县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全县30多家古典手工木雕企业带动促进了当地的劳动就业,叩开了老百姓致富的大门。

  为推动乡村振兴,满足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沧州市不断发展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今年,沧州市将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目前全市共遴选认定16个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4210人。

  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西乾泊村在党支部书记陈雷的带动下,把“小鱼竿”做成了“大产业”。长城网记者 崔上 摄

  党建引领保障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振兴,不仅要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还要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最美淘宝村”“全村老少玩直播”“年销售额超1亿元”……近年来,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西乾泊村在党支部书记陈雷的带动下,把“小鱼竿”做成了“大产业”。

  如今,西乾泊村已有100多户开起了网店或者做起了直播,其中规模电商七八家,每家的年均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左右,最高的达2000万元。

  2016年、2020年,西乾泊村被阿里巴巴分别授予了“中国淘宝村”“最美淘宝村”的称号。2020年年底,西乾泊村全村电商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

  “接下来,我打算把我们村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做起来。带动村里更多的村民富起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陈雷信心满满。

  本次党代会上,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石炳启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2018年,石炳启放弃北京优越的退休生活,返乡做了一名“大校村官”。几年来,他扎根一线、无私奉献,带领全村奔小康,曾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加油干、努力干,让大家伙的腰包都鼓起来。”石炳启说。

  近年来,沧州市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品牌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肃宁、南皮、青县、海兴等国家商务电子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小康,引擎,致富责任编辑:董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