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山县城驱车南行30余公里,就来到了位于千童镇的杨庄村。村庄环境整洁,几个村民坐在街道一侧,手里拿着一些插花的组件,正紧张地忙碌着。
“驻村工作队给俺联系了插花的工作,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刘洪梅说,自己家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不但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舒坦了。
驻村工作队来之前,杨庄村的村民一直靠农业为生。全村970人,只有990亩耕地,而且绝大部分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村民中曾经享受过低保的有近百人,居住在七八十年代建的砖包皮房子里的还有十余户,瘫痪、失明、聋哑、智力障碍者和肢体不全等残疾人口22人,特困户中失能半失能的有3人。
“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除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村里还有一些收入较低接近贫困线的农户,贫困发生率远远超过脱贫标准。”苏桂林是盐山县粮食物资储备局驻千童镇杨庄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2016年,他带领几名队员到村里扎下了根。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杨庄村是盐山县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庄,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盐山县委书记的王俊峰,就出生在这里。1923年,在表兄刘格平的影响下,王俊峰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刘子芳、刘景泉在堤东村建立津南农村第一个团支部。1926年,王俊峰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27年春,中共津南特委成立,王俊峰被委派到乐陵北部、盐山南部开展党的工作。1933年,他组织盐山、乐陵交界一带农民的抗税斗争,痛打国民党税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和马振华、傅炳翰等联合当地爱国人士,在旧县(今千童镇)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王俊峰先后担任救国军第九路政委、冀鲁边区第六专署锄奸部长、地委秘书、盐山县委书记等职,1939年,不幸被叛徒王连壁杀害,当时年仅30岁。
王俊峰为盐山留下了革命的火种,盐山本地及周边很多思想进步的青年积极投身革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英雄已经逝去80多年,可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至今仍流传着王俊峰的故事。
“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绝不能让红色村庄的乡亲们掉队。”苏桂林说,他们秉承红色精神,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精准脱贫工作中,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
低保、五保、产业收益金、残疾人补助金……工作队队员在对贫困村、贫困户逐一进行对照识别的基础上,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贫困户各项扶贫政策。同时,根据贫困群众的住房需求、看病需求、就学需求等现实问题,分类落实危房改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助学待遇等政策,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看着严重滞后的村庄发展环境,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参与村“两委”班子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乡村建设规划和精准扶贫计划。“我们率先确定了水、路、村‘两室’建设几件大事,在短时间内让群众感受到扶贫工作带来的新气象。”苏桂林说,几年来,他们充分争取和利用上级扶贫资金,修建了总长近3000米的4条水泥路和砖路,修建排水沟720米,修建了140平方米的村“两室”,围绕村庄道路安装了路灯26盏,还安装了净水设备,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随着村庄环境的改善,驻村工作队又把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作为主攻方向,原贫困户的精气神被提了起来。
原贫困户王振林以前养过牲畜,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通过扶贫贷款支持重拾老本行。“以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从有了扶贫资金的支持,心里的底气足了。”王振林说,现在他靠着养殖平均每月收入两三千元,早早地脱了贫。
据了解,这几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为每一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和产业,先后帮助4户贫困户从事养殖业、2户贫困户从事家庭手工业、1户从事车床加工、3户3人外出务工,另外有4户4人签订村级服务协议,从事村保洁员、放水等工作,以取得稳定性劳务报酬。到2018年,全村所有贫困户顺利实现“摘帽”。
就在这两年,村民郝化松创办的粉笔厂正常生产,产品远销日本和欧洲。“公司吸纳了本村2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就有原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4人,他们主要从事各种规格粉笔的生产工作。”郝化松说,目前还有很多村民在家进行分装,日薪能够达到60至140元。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大家更有奔头了。“我们一定要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作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灵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玉立说,接下来,他们还要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村集体收入做大做强,带领村民把致富的路越走越宽。(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石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