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沧州渤海新区民警帮流浪13年的老汉找到家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代晴
2020-12-16 15:31:03
分享:

邵勇(左)与同事救助流浪老人(中)。通讯员 刘杰 郭家宁 摄

  长城网讯(记者 代晴 通讯员 刘杰 郭家宁)“我接到了来自山东青岛的一个亲情电话,电话那头想念我的是一位叫宋祚波的六旬老人。我和这个年长于父辈的老人的故事,还得从今年的双十一那晚说起……”一个月后,沧州市渤海新区公安分局南大港垦区派出所副所长邵勇讲述起这个故事依然激动。    

  11月11日晚晚7时许,邵勇和同事一如往常在辖区巡逻,走到南大港产业园区东兴工业园高架桥附近时,桥墩下一个消瘦的身影倏忽一现。凭着职业的本能,邵勇赶紧对同事说:“停,桥下有人!”对方是个流浪汉,年近七旬,身形消瘦,大片白发,身上的衣服狼狈不堪。“老爷子,怎么在这儿啊?”邵勇蹲下身子,指了指肩膀上的警衔说:“别怕啊!我是管这片儿的警察。”老人极其不爱说话,智力不佳,近半小时只说了几句话,“我姓宋,不知道家,就住这儿。”    

  邵勇拉着老人干瘪黝黑的手,将他搀出桥洞,带回派出所。随后,给他买来包子和牛奶,还带着老人洗了个澡。老人看出邵勇对他没有恶意,开始只言片语地回复邵勇的询问。“离家十好几年了,没有孩子,想家……”邵勇大致判断出,老人说话很接近山东、大连一带的胶东口音。    

  “老宋,男,50岁—70岁,山东。”这些少的可怜的线索,支撑起了邵勇给老人找家的全部希望。邵勇首先想到的是进入全国常住人口信息库模糊查询,但出现150万条信息,实在是浩如烟海,这条路走不通。邵勇给老宋照了一张免冠照后,驾车赶到渤海新区公安分局情指中心请求协助核查。经分析研判,邵勇决定采用核查终端和沧海智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查询。可是,在外漂泊十余载的老宋,皱纹布满了他的脸庞,流离失所的岁月早已改变了他的容貌,所有的查询都显示查无此人,一时间陷入了困顿。同时,邵勇又借助分局两微一端等平台,广泛转发老宋的信息,几天过去了,仍未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期间,老宋在不经意间吐露了许多支离破碎的信息:“山东即墨,大哥二哥,我属龙。”邵勇多方联系青岛即墨警方,将老宋的照片和所有能掌握的信息给即墨区公安局指挥中心请求帮助查询。等待的日子如坐针毡,邵勇盼望着区号0532的电话能早一点打来。可等到的却是:“抱歉,我们多方查询,没有找到信息吻合的失踪人口。”    

  因为这是一起民事救助,并非刑事案件,想要用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查询需要逐层审批。分局领导非常重视这起救助,多方协调市局、省厅,并通过协调请示,给老宋完成了数据库登记。很快,技术人员就给老宋做了血液采样。  

日常工作中的邵勇。通讯员 刘杰 郭家宁 摄

  三天的苦苦等待,给了邵勇一个特别大的惊喜,检验比对结果与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范西村的一名叫宋祚集的男子极度相似,并且有当地派出所的联系方式。邵勇激动地拿起手中的电话打了过去。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邵勇联系上了“老宋”的家。家中只有一名妇女在家。邵勇打电话讲明原由后,这名妇女喜极而泣,“这是我们家三弟呀,我是他大嫂,离家出走13年了,我们都以为他不在了,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们……”    

  考虑到老宋年事已高,而且家庭条件比较拮据,邵勇打算亲自送老宋回家。11月29日,天还没亮,邵勇和老宋便已经起来收拾东西了。他给老宋装上了新买的衣服和一些路上吃的水果,又额外多买了些面包和蛋糕,依旧拉着他干瘪的手,扶他坐上了车。    

  车子还没驶进范西村,老宋一家人就从大老远迎出了村外。兄弟重逢的那一刻,嚎啕的哭声伴随着奔涌而出的泪水,令邵勇忍不住酸了鼻子。宋祚波的大哥宋祚集紧紧握住邵勇的手,颤抖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弟弟,不然我们哥俩到死也见不到了……”    

  久别重逢的欢喜,挚爱亲人的寒暄,在这个三间平房的小院里久久萦绕,不肯散去。分别的时候,邵勇还是那样拉住老宋的手,摩梭着他的掌心,依依不舍地嘱咐:“再有天大的事也别离开家了,记得还有我,随时给我打电话。”    

  每当想起老宋告别时拼命挥舞的双手,走了很久仍能听到的那一声“小邵”,邵勇的心里就会澎湃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他,无论多少艰难困苦都会一如既往地执着前行。因为他深知,在身后需要守护的是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在前方有无数的责任重担需要奋力扛起。往后余生,他愿用无限的热忱和无悔的忠诚谱写平凡而伟大的从警之路。

关键词:渤海新区,民警,找家责任编辑: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