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沧州讯(记者 董肖飞 通讯员 韩强 史得江)在海兴县城西南部8公里处,有一片有机梨林。
11月6日,初冬时节,天刚蒙蒙亮,张漱芬就来到了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以下简称“海农”)的有机梨种植基地,开始给梨树剪枝。为了明年有个好收成,张漱芬和同事们的冬剪要持续到来年的2月份。
从2015年尝试种植,到2020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海农”成功在盐碱地上种出了3000余亩有机梨。
“三步曲”改善土壤 走出种植的关键步
海兴的土壤盐碱化比较高,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梨果,“海农”以前也只是种植棉花和玉米,但盐碱地富含硒、钾等元素,生长的水果甜度高、口感好。
有机梨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海农”领导班子看到了其中的发展需求和潜在市场,下定决心,要在盐碱地上种有机梨。
盐碱地上种出有机梨,首先是要解决土壤问题。从2016年开始,“海农”一班人就尝试改良土壤,好让有机梨“扎根”。经过挖小沟、换栽植土、施农家肥等一次次试验,“海农”终于掌握了一套让有机梨存活的成熟方法:第一步是挖栽植沟,根据株数的分布和间距的合理性,沟是80厘米深、80厘米宽。第二步是回填玉米芯,回填的厚度在20厘米左右。这样,果树扎根后就能从中吸取到足够的营养。第三步是改善土壤的肥力。一亩地要15方的羊粪、牛粪、秸秆肥和土搅拌后再回填压实。
走对这“三步曲”,“海农”的有机梨种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三年下来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
梨子丰收,工作人员采摘忙。秦晓寒 摄
科技“当家” 有机梨才能长得更壮
有机梨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月林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2017年4月份,梨苗栽下后成活了,枝条长到了20厘米,枝条的发芽率也挺好。就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收成的开端时,5月份,叶子开始发蔫,之后变黑。
李月林和同事们慌了手脚,四处查找原因,甚至把梨树拔根看,最终在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下找到了病因,原来是梨树浇水后,根壮,四处深扎,再加上阳光足、水分蒸发快,导致土壤盐分太高,叶子大面积枯萎。在专家的指导下,李月林给梨树的周边铺上了防草布,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抑制了水分的蒸发,小苗起死回生。
就在2018年,“海农”的有机梨又遭受了“霸角子”(刺娥幼虫)侵害,500亩的梨树叶子被吃光。
植保、营养、病虫害防治等等,这让“海农”的工作人员们更加明白,有机梨的每一步生长都离不开种粮人的辛勤和汗水,更离不开科学种植。
预防春天的冻害,减轻夏天的虫害,降低秋天的病害等,李月林告诉记者,这两年,“海农”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专家定期来指导。有机梨的生长就是要靠技术提质,让科学“当家”。
有机认证 “一颗梨”变致富果
“虫子吃剩下后都是我们的”,这是“海农”职工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虽说是句玩笑话,可也看出了“海农”坚持有机发展的乐观和自信。
从一开始,“海农”就按照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在培土、种植等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金属残留检测12项,农药残留检测25项,水检测12项……每个环节不间断抽检,检测的周期更是长达三年。
“有机梨”通过有机食品认证。通讯员 秦晓寒 摄
就在今年的10月份,“海农”收到了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寄来的有机梨的认证证书,同时还有地理标识产品标志。有机产品的认证通过,不但给“海农”的有机梨打开了市场,还大大提高了其自身价值。
李月林说:“我们开始尝到有机梨的‘甜头’,市场上普通梨是2元一斤,我们的有机梨出园价每斤能卖到6元,有时更高。”
通过与上海上膳源、北京食安公社、辽宁京翠元等专门销售有机水果的电商平台合作,“海农”的有机梨在网上的销售价格达到了5斤98元左右,有的单果甚至卖到了9元一个。
如今,“海农”的有机梨推出了“玉露香”“皇冠”“新梨7号”“秋月”等多个主打品牌,还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消费者扫描梨上的二维码,就会知道有机梨的产地、生长周期等相关信息,吃得更放心。
“经过5年多的精心培育,‘海农’2020年迎来了有机梨的初果期,产果15万斤,并且在市场上赢得了不错的口碑。”“海农”负责人说,接下来,有机梨就要进入盛果周期。如果风调雨顺,不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3000余亩有机梨有望在4年后达到年产量5000吨,产值超过5000万元。到那时,盐碱地上生长的有机梨就真的走向千家万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