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董辉 通讯员 王晓乐 康立坤 韩永浩
今年以来,沧州渤海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全面提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积极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优先在渤海新区设立创新创业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截止目前,沧州渤海新区中捷高新区渤海众创、和合众创2家双创服务平台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正式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全区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3家(国家级3家、省级2家、市级8家);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渤海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深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带动提升工程,今年上半年共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中央引导资金项目8项。
推进京津冀协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承接京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源向外疏解转移,推动河北绿色化学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过程所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东欧国际商贸孵化中心等10个科研平台落地,实现“资源共享”。稳步推进临港生物医药园、科创产业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与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先后引进了华鹰特种电机、红蜂草莓采摘机器人等10余个高科技项目。
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和认定力度,完善高新企业后备培育库建设,为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省市、渤海新区奖励政策,切实激发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重点推进阿科凌、巴安水务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总数达到2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到47家。
强化产学研领域开放合作。深化产学研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按照“科技研发在京津、成果转化在新区”的思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者、推动者。发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启航科技创业孵化中心作用,组织区内企业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举办洽谈对接活动,合作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已建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共同推进京津科技成果向渤海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