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制定《沧州市加快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多措并举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培育一批消费引领能力强的轻工产品品牌,每年增加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规模,其中食品产业达到250亿元、服装服饰产业达到100亿元。
一系列扶持支持措施,助推轻工业驶入发展“高速路”
根据《措施》,我市将支持食品领域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基料、在线微生物快速检测等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到2025年推动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平台纳入省级平台培育库,从项目研发、创新产出、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合作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育。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科研单位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列入省级建设计划的科研平台给予后补助支持。
围绕县域特色轻工产业,举办科技成果直通车。组织开展院士与企业合作情况调研,征集院士科技合作成果,谋划企事业单位申报院士高端平台。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轻工业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带成果、带技术、带资金到我市创新创业。
支持企业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设计研发原创性新产品,加大服装服饰、化妆工具、休闲健身产品等新产品供给。组织参加工业设计对标交流活动,推进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活动,加快轻工重点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工业设计深度植入。加大对轻工业领域中规模较大、效益好企业及产品的培育力度,积极助推企业申报驰名商标保护。到2025年,省市两级工业设计中心(示范企业)达到60家。
深入实施“万企上云”工程,助力轻工制造业由大变强
全力支持轻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将食品、医药、日常消费品等轻工细分行业列入《沧州市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设立市本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支持一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提振企业投资信心,鼓励加大投入强度,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聚焦高端食品、智慧体育用品、服装服饰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切实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助力轻工制造业由大变强。持续指导保险服务机构重点推进轻工业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工业软件首版次等新产品推广保险补偿机制,多措并举加快新产品市场化。
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服装服饰等轻工行业深度应用,鼓励食品企业引进智能加工设备,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深入实施“万企上云”工程,打造企业上云服务生态。全力支持食品、家具、造纸等行业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鼓励支持轻工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承建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支持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到2025年,积极培育5G全连接工厂,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0.4%。
鼓励引导轻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订,对参与相关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资助支持。引导企业和组织提升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对专利、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品牌保护。支持企业品牌维权,鼓励企业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实施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战略,以食品、皮革皮毛、体育器材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每年选择一批品牌价值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展品牌提升。
打造“领跑者”,引导产业企业“小升规”
我市将积极引进轻工业领域优势项目,加快补链强链延链,加强与京津的产业链协作配套,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梳理产业链短板、卡点,促进产业链向前端、后端延伸,加快补链固链强链。
筛选打造一批轻工行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围绕企业上市、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通过为轻工行业“领跑者”企业提供全方位培育服务,打造集群发展的领军力量,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引导企业“小升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沧县食品、河间工艺玻璃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分工协作、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体系。(记者 申萍 通讯员 王子德 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