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吴浩 摄
长城网讯(记者 董肖飞 吴浩)记者从4月29日召开的沧州市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沧州经济开局良好,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978.7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594.9亿元,增长16.9%。从同比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2%,这四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5.4%,比2020年快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分别比2020年快1.6、0.6和5.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都快于去年全年水平。另外,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也持续向好,比如,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30.04%,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40.35%,也大幅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供给能力有效提升,经济增长支撑有力。农业生产基础稳固。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9%。“菜篮子”产品供应量充足,蔬菜总产量29.2万吨,同比增长2.3%。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牛、羊、禽蛋产量保持稳定。渔业生产持续向好,水产品产量5320吨,同比增长69.7%。工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各项纾困惠企、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保障工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7.6%,高于规上工业增速9.8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增势较好。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
需求潜力加快释放,对外经贸加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引领作用显著,完成投资增长50.2%。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效果明显,完成投资增长80.4%。消费品市场显著回暖。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5亿元,同比增长30.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外经外贸趋势向好。全市积极推进原产地证书、跨境金融区块链、出口信用保险等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外贸企业逆势增长。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值66.2亿元,其中出口47.9亿元,增长45.2%。实际利用外资26100万美元,增长8.8%。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新行业新业态投资快速增长,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8.4%,高端技术装备制造投资同比增长36.9%。绿色消费、升级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08.3%、100.1%和56.5%。新经济领域服务业快速发展,规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1%、59.4%、23.3%、19.6%。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7%。新材料与高端技术装备制造“双引擎”驱动,两大领域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9.8%、29.8%,增速分别达到49.3%、45.9%。
收入指标稳步提高,质量效益持续向好。财政税收收入增势较好。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3亿元,同比增长16.5%。企业收入利润大幅好转。在市场需求稳定恢复、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以及“就地过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生产、销售增长加快,企业收入、利润加速恢复,盈利水平回升明显。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3.2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利润总额20.9亿元,同比增长2.8倍。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9元,同比增长13.1%。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0.7%,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同比增长5%。今年以来,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组织“第六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一系列稳就业举措有效保障全市劳动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环境质量继续向好。一季度,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25,同比下降9.8%。PM2.5累计浓度每立方米55.3微克,同比下降18.3%,累计浓度在“2+26”城市排名第二。空气优良天数60天,与去年同期持平,重污染天数比去年减少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