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让“明厨亮灶”真正亮起来
导语: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技术,河南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目前已有3000多家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现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的“网上直播”。“明厨亮灶”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采用视频技术、透明展示、厨房开放活动和阳光公示等方式,公开厨房环境、加工过程、清洗消毒、食品原料储存状态等行为。 “明厨亮灶”竖起“互联网+群众监督”的导向标 表明政府部门的担当意识 饭店的后厨一直是比较隐秘所在,很多店家都会设置“闲人免进”的告示牌,禁止顾客进入后厨,顾客根本无法进行查看和监督,餐桌是否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一些不良店家更是在后厨肆意妄为,使用地沟油或者过期食物,对顾客的健康造成危害。 如何加强对饭店后厨的监管也一直是食药监督部门头疼的问题。受限于人手和资源等因素,不可能派人全天候对所有饭店进行全覆盖式的人工检查。借助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东风,河南率先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说明了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在顺应时代不断更新,同时表明了他们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的担当意识。 推动整个餐饮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明厨亮灶”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经验证明,想要实施这类的大型工程,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程,否则就容易陷入混乱,难以保证取得实效。河南在实施之初,就立即制订了《河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透明厨房”活动方案》、《河南省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指导规范》,明确了“明厨亮灶”的视频技术、透明展示、开放日活动和阳光公示四种方式的具体要求,同时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稳妥方式,认真细致地做好了上层设计,避免各地陷入标准不一、各自为战的乱象。 从实际效果看,“明厨亮灶”在河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顾客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后厨情况,店家的一举一动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这种透明公开的环境里,店家不具备违规操作的可能,既有效确保了餐饮安全,也倒逼店家改进技术、改善服务,从而形成推动整个餐饮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积极推力。 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必须直面两大难题 标准问题 你说要“明厨亮灶”,请问:明到什么程度才叫“明”?亮在什么地方才叫“亮”?多大的店要装多少个摄像头,哪些环节需要装,在哪个角度装才符合餐饮现场加工控制的规律,以达到最好的监控效果……细节决定成败,缺乏技术参数,不但企业无从着手,监管也无从谈起。 管治问题 要是餐饮企业不听话,不愿意实施“明厨亮灶”,将面临什么样的惩戒?你可以规定网络餐饮中,达不到“明厨亮灶”的禁入,线下企业不搞“明厨亮灶”,你怎么处置?没有惩戒,就谈不上震慑力。 “明厨亮灶”并非食品安全的保证书 食品安全不能只靠秀厨房 要想确保“明厨亮灶”菜品的绝对安全卫生,就不能止步于“直播秀厨房”——仅仅把顾客所用的食材洗干净、把做饭菜的厨房收拾干净一些那么简单。而是要各级政府部门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积极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监管网格化信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监管。 这就是说,要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不仅要直播秀厨房,推广“明厨亮灶”,更要建立对“明厨亮灶”供货商提供货品的监管机制和可追溯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厨房终端的安全卫生,又能保证供货商所供食品的绝对安全无毒副作用。如此多管齐下,在严格的多方监管和食材可追溯体系之下,才可能让直播秀厨房,“明厨亮灶”真正亮起来,顾客舌尖上的安全,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监管体系 “明厨亮灶”工程说到底只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环节,“入口关”的公开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安全,厨房的透明也不意味食品信息的可全程追踪,因此“明厨亮灶”可以称之为保障舌尖安全的法宝,却无法成为舌尖安全的保证书。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只有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体系,打造可追溯的连续不中断的食品信息追踪机制,同时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趋势。 (据北京晨报、广州日报、广西新闻网、红网等综合) |
关键词: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