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以百年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21-03-24 09:40:32
分享:

  走进泊头职业学院图书馆4楼,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学校始建于1925年,校名为‘直隶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十所师范学校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青年学生在党组织领导下,发起了两次学潮斗争,爱国、进步、自强的思想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优秀学子,涌现出24名血洒疆场的革命烈士,在沧州有着‘沧州黄埔’之称。”泊头职业学院组宣部部长郝跃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介绍道。

  1926年9月,中共天津地委派刘格平秘密来泊头,在学校建立了津南地区的早期支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该支部被迫停止了活动。1930年,中共博蠡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吴永绅(又名吴建华)考入学校,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同年11月建立中共泊师支部,到1932年泊师支部已有党员23名。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泊师党员先后在泊头、交河、献县、南皮、东光、阜城、枣强、安平、宁津等地发展党员,建立组织。“这两次学潮都发生在这段时期。”郝跃介绍,1931年,由于学校当局贪污腐化,进步学生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与之开展了坚决斗争,历时60天,罢免了贪污的校长,迫使学校当局答应了进步学生的大部分要求。第二次学潮斗争则发生在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学生在地下党领导下成立“抗日救国会”,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宣传抗日。为镇压学生的爱国热情,反动当局以“泊师有江西来的红军,学生要暴动”为借口,勾结当地驻军包围了学校,数十名爱国学生被非法拘押,28名学生被开除。

  “尽管第二次学潮遭到反动当局镇压,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国人觉醒。第二次学潮斗争中被开除的学生,有的被党组织派到平津一带工作,有的参加了抗日义勇军,有的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为津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培养了干部,起到了革命的火种作用。”郝跃一边介绍,一边指着一张张历史图片说,“在革命年代,学校的毕业生中有24人为国捐躯。如男二班学生张俊峰(又名张培山),毕业后任冀南军区二十七团参谋长。1942年5月在武邑县任角村,为掩护冀中部队和机关转移,率部同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壮烈牺牲,时年30岁。还有女三班学生崔兰仙、男四班学生任云阁、男七班学生于学楷……他们为后世学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河北泊头师范学校,2009年升格改建为泊头职业学院。1995年9月,学校在怡园中建立“革命历史纪念碑”。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此瞻仰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在1992年建立了校史馆,1999年重建,2015年扩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学院党委书记李宗彦介绍,如今,学院更名为“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申请已获省政府、省教育厅批准,正履行向教育部备案的工作程序,建设新校区的立项工作也已获得审批通过。学院将以改校名、建新校为契机,传承近百年的革命传统及师范教育文化积淀,运用学前教育专业长期涵养的优秀师资,建成“河北卓越、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高地。(记者 袁洪丽 通讯员 薛 莉)

关键词:革命,培育责任编辑:董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