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特色产业

深耕希望田野富强魅力家园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19-03-01 09:22:53
分享:

  --看"一号文件"落地我市如何振兴乡村

  脱贫攻坚任务如何不折不扣完成?农业怎样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如何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新型服务业要如何进行?怎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今年“一号文件”发布后,其中一些要点成了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相关农业带头人及农村负责人,看他们将如何从多方面入手做好“三农”工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要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今年“一号文件”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文章首部分,并提出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这些内容,献县精准扶贫驻西大屯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占河仔仔细细研究了好几遍。“‘一号文件’把脱贫攻坚放在了全文的第一部分,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些内容,也是对俺们扶贫工作的明确指引。”西大屯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自2016年2月到来后,工作队一边向大家宣讲扶贫政策,重燃贫困户的生活希望,另一边,根据每户的情况,建成扶贫档案,制定精准脱贫措施。“有了扶贫的好政策,贫困户们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过日子的劲头儿更足了。不少人都主动找俺们,想找个好差事。”杨占河说,脱贫攻坚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工作,今年,他们还将探索产业扶贫的道路。新年刚过,他们便奔赴山东等地考察了肉驴养殖项目,计划吸纳贫困户加入,变输血为造血,打造全方位、长效的扶贫产业。“扶贫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今年,俺们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剩下的两户贫困户精准脱贫。”

  盐山县常庄乡前闫村贫困户的生活,也因为盐山县卫生局工作队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在自己家中就做起了纯绿豆粉皮、石磨面等农产品深加工,还加入到种植基地,成了股东,有了“分红”。“在近三年时间中,工作队全方施策,先后引进了养殖基地、经济林及中药材种植等多种扶贫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贫困群众可挣到租金。而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还能挣到薪金,对于残疾或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可以入股,年底分红挣取股金。”盐山县卫生局驻前闫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何洪月介绍道。“今年,我们还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发力,帮助贫困户小额贷款购进生产设备,将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小型加工厂,这样至少可带动三个贫困户就业,户均年收入预计可达3万元。”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一号文件”继续关注此项内容,提出要在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等方面发力。

  对于这点,东光县海丰农业园区的负责人杨孝才十分认同。海丰农业园区成立至今共流转了周边3700多亩土地规模化发展大田种植。瞄准了备受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种植管理中,园区一直没有停止“绿色脚步”。“种植之初,我们一直在摸索大田作物的增产秘诀。但是近两年,通过研究中央‘一号文件’,同农业领域专家对接,更有意识从增产向提质转变,逐渐探索优质农产品的种植标准。”杨孝才说,要生产优质农产品,施肥与预防病虫害是关键。“原来大家都用化学肥料,粮食质量很不稳定。去年,我们就有意识转变,使用测土配方,看看土壤里啥多啥少,再使用生物肥料补充,粮食里的重金属含量就降下来了。”不仅如此,在生长的关键节点提前用生物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成熟期前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粮食品质。今年,合作社还将继续推广种植优质强筋麦、节水小麦等新品种,争取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加入绿色种植的队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则更加关注如何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等内容。近年来,立足服务农业产业化生产,针对全市各地生产和生态特点,市农科院在抗旱耐盐新品种选育、旱作节水栽培、地下害虫防治、特色枣果、牧草育种栽培等领域形成鲜明科研专业特色。去年,还成立三农服务中心,建起“互联网+平台”,对全市14个县(市)示范基地进行远程监控及农情监测,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自动分析和数据共享。“先进适用技术的创新研究、集成、示范推广,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还能实现产业的绿色、高效、优质发展。作为科研单位,我们有充分的专业优势,更应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加快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市农科院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席国成这样认为。他说,今年三农服务中心将继续充分利用全方位的三农服务模式,加快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推广、落地,并通过专家“坐诊”服务、线上微信服务热线等方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更便捷的农技服务,打造沧州市农业的“110”。

  塑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极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更是解决民生痛点、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的大事实事。今年“一号文件”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出了重点指示,同时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规划等方面作了精细部署。

  近两年,青县曹寺乡旺庄伙村的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是越发惬意。清晨,人们在村里的花园里散散步,吸一吸树木环绕下的清新空气;晚上,灯光一路护送,人们在广场上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建了广场,有了花园,人们常说村子美了,休闲去处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旺庄伙村党支部书记李广忠感触颇深。昔日土坡,今朝花园,旺庄伙村的变身并未结束。看了今年的“一号文件”,李广忠更加坚定了2019年的工作方向,“完成全村的厕所革命,规划好垃圾存放点,继续改善村内居住环境。修建环村水泥路,做好路面硬化,让人们出行更方便。公园里的7棵古树也要想尽办法留好、护好,再多栽上一些树,草坪也要铺起来,让大家休闲的地方更漂亮。”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这一内容,并提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

  位于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的意馨生态观光园从成立之初,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按照打造立体种植养殖为主的一产、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的二产、连接休闲观光养老的三产的发展思路,观光园被划分为粮食种植、果蔬大棚、畜禽养殖、水系养殖、农产品加工、文教医养、休闲观光等七大区。“发展传统种植养殖,可以减少农民负担,将原来荒废的土地再度利用,充分发挥土地价值。而发展加工、休闲观光及养老等产业,则可促进村民们转产、转业,增加其家庭收入。目前,生态园已建成果蔬大棚区、畜禽养殖、水系养殖、速冻饺子厂等分区,今年将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环村水系和旅游码头及养老院,打造高标准旅游、休闲养老基地。”生态园负责人王旭生介绍道。不仅如此,今年合作社还将在北京及沧州市区等地建设超市,销售生态园及周边多个合作社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让乡村的美味与市民们无缝对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农村改革千头万绪,从何处发力?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春节前,沧县兴济镇宋官屯村的村民每人都收到了一个由宋官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颁发的股权证。小小的红本上标明了村集体资产总数、村民家庭成员数、拥有的股权份数。这是去年年底村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前村里到底有多少集体资产,村集体有多少资源性资产,大家都不是很清楚。虽然说集体资产‘人人有份’,可实际却是‘人人无份。’”村党支部书记王宪发说,历时一年,宋官屯村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所有耕地和承包到户的耕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可以收回流失的集体资产、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还能通过集中经营,将集体资产做大,让村民们受益更多。”王宪发说,今年合作社要充分利用改革成果,在流转的村集体及承包到户耕地上探索中药材种植,争取产生更多效益。

  增强治理推进和谐稳定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同时,乡村和谐稳定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在黄骅市滕庄子乡后滕村,道德大讲堂、党员志愿者活动轮番上演,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俨然在册,村里一片幸福和谐。“‘一号文件’给俺们以后的乡村治理提供了方向。”后滕村党支部书记滕奉岗一字一句地说道,“首先,要做好法制治村。2019年,我们将打造普法一条街和普法广场,利用村民业余时间开展普法夜校,让村民学法知法守法。要宣传执行后滕村村规民约(试行)办法,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力求大事小事不出村。农忙时节,俺们还要成立治安巡逻队伍,为在田农忙的村民看好家护好院。其次,做好文化育村。俺们村是有600余年历史的同姓村庄,每年正月十五所有滕姓人都会聚集到后滕村举行祭祖活动,在此基础上,俺们计划修建滕氏祠堂,宣传滕氏文化和家风家训。”滕奉岗说,2019年,后滕村还要举办农村趣味运动会和村级联欢晚会,让村民自己走上赛场和舞台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关键词:乡村责任编辑:董传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