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沧州发布

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19阳光政务”系列第4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董飞 袁月
2019-02-22 16:32: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董飞 摄

  长城网沧州讯(记者董飞 袁月)2月22日上午,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沧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沧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局科长张中华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沧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了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集团、燕赵都市报、河北农民报、河北工人报、河北新闻网,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广播电视台,海外网、凤凰网、新浪、网易、一点资讯等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

  今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五周年,5年来我市抢抓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创新对接模式,放大集聚效应,提供高效服务。通过高质量的协同发展,沧州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来自北京大红门、动物园等批发市场的8000多家服装商户入驻明珠商贸城;多家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2018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整车产能达到20万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已经引进京津合作项目1100多个,协议总投资5714亿元,不管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质量均处于全省领先行列,项目覆盖多个领域,狮城产业版图日益丰满骨骼健壮。下面首先请市发改委副调研员兰丕禄同志介绍我市协同发展情况。

沧州市发改委副调研员兰丕禄。董飞 摄

  沧州市发改委副调研员兰丕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5年来,沧州始终把服务和对接京津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最宝贵的发展机遇,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坚持在项目引进中注重塑造产业、在承接转移中注重升级、在服务中跟上管理、在政府推动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不断提高对接实效性,推进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引进京津合作项目1100多个,协议总投资5714亿元。沧州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转移做法被中央协同办评估组称为“沧州现象”,在人民日报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获“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奖。2017年以来,沧州接受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采访或为相关单位提供素材200余次。

  第一,在项目引进中注重塑造产业,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沧州围绕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体现沧州特色,加快沧州发展”这一战略内涵,创造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纽带,形成要素集聚,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沧州坚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土地资源优势,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引进补齐产业短板、拉长产业链条的项目,引进京津市场类、群体类的大项目,带动塑造新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服装服饰三大产业正在协同发展中加速崛起。

  汽车制造业,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从签约到生产,仅用了18个月,创造了世界同类汽车生产、建设的最快速度,目前累计整车产量已达31万辆;北汽威旺黄骅基地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在现代落户沧州以来,北汽岱摩斯、现代摩比斯、韩国世原、和信海纳川等15家世界知名零部件生产企业先后在我市建厂。目前,全市已建成的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跨区域监管体制先河,已有137家医药企业签约入驻,其中19家开工建设、22家竣工或投产;天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占地320亩,总投资23亿元,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2个,总投资8.25亿元。服装服饰产业,东塑明珠时尚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36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投资体量最大的轻工项目,300多家北京外迁企业基本建成投产;明珠商贸城成为北京“动批”“大红门”“八里桥”批发市场外迁承接地,已有8000余家北京服装商户落户沧州、无一回流。2018年11月5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大红门”搬迁:“引过来,留得住,过得好”,用2分17秒的时长,对沧州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度报道。2018年7月13日的《北京日报》整版刊登了“7000北京商户转战沧州无一回流”,介绍我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北京商户的成功做法。

  第二,在承接转移中注重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六个一”工程,做大做强“18+7”特色传统产业,壮大“六大新动能”、培育“五大新引擎”。按照这一思路,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和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产业聚集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进和承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落户沧州企业进行科学定位和分析,有选择地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项目,以京津优质生产要素带动沧州产业升级,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层次的项目,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及配套项目于2018年6月30日全面中交,9月20日正式投料生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500亿元,打造环北京重要的高清洁油品供应基地和北京新机场唯一航油保供中心;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四家、北方唯一一家获批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规划面积1923亩,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18年6月29日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再制造产品交易中心、体验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运河区激光产业园,占地面积11.66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80亿元,已经引进激光行业的企业30家,其中17家企业投产达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激光行业全国“三强”中的华工科技、苏州领创都在沧州激光产业园布局北方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中国北方重要的激光产业聚集区。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将建设成为辐射京津冀的信息产业发展示范区,其中,总投资36亿元的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占地面积50亩,已经完成主体封顶,预计年销售收入7亿元,纳税1亿元;总投资14亿元的河北科光化合物半导体生产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9亿元,年纳税3.4亿元;我市与中科院纳米研究所共建沧州研究院,将于近期签署有关协议,将建设国内最大的纳米加工平台和成立中科院沧州育成中心,带动芯片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在服务中注重跟上管理,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了让项目“愿意来”还能“留得住”“发展好”,沧州不遗余力抓好配套服务和管理,打造良好的市场营商“软”“硬”环境,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对沧州企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让企业和商户愿意扎根沧州、建设沧州、做沧州新市民。

  沧州始终注重营商环境的配套建设科学性、管理规范化。高质量服务打造“软环境”,民营企业“直通车”;“放管服”“一趟清”“不见面”审批;“六最”营商环境,即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沧州在《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排名第14位。创新管理机制打造“硬环境”,突出城市建设管理,置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坚持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做优“一港双城”布局,完善规划,搞好设计,统筹沧州市、黄骅市的发展,全面开展“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城市、海绵城市”的“六城联创”活动。突出在项目引入后,做好相关配套管理,在明珠商贸城等重点项目周边实施社区管理机制,设置警务、消防等设施,谋划建设公寓式住宅、基础教育设施。突出污染治理和管控,严格实行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加快生态修复,营造天蓝水净的生态环境。

  第四,在党委和政府推动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对接合作的浓厚氛围。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推进协同发展中,沧州始终注重发挥政府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注重放大市场机制中的“马太效应”,一方面也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升协同发展的综合效益。

  抓机制创新。制定了《沧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深化沧州市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一核心,提出全力推进协同发展总体协调机制、信息收集汇总机制、项目研究论证机制、项目引进落地机制、资源要素保障机制等九大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明确了8名牵头市领导和18个牵头责任部门,以及相关县(市、区)的具体任务分工,从而确保了我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顺利进行。

  抓对接交流。2018年10月和12月,沧州党政代表团与北京市丰台区进行了互访,沧州与丰台区建立了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合作对接机制,支持丰台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和生产基地向沧州转移,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双方共同建立了北京丰台-沧州(大红门市场)服务中心,对外迁商户进行“第二次创业”提供服务,全面引导服装产业链整体外迁。同时,沧州与天津签署了系列框架协议,沧州各县(市、区)与天津各区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推动产业、科技、医疗、教育多领域合作。目前,我市3所三甲医院分别与北京301、天津肿瘤、北大肿瘤医院实现牵手合作,北交大海滨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航教育园、北师大任丘附属学校、北京忠德学校肃宁分校建成招生。

  抓互联互通。京沪高速公路沧州市至千童镇(冀鲁界)段竣工通车,津石高速已取得省发改委批复文件,开工在即;任德高速、京沪高速北延正在进行方案研究;曲港、邯港高速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与天津港共同成立了津冀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黄骅港综合港区2个多用途泊位;加快推动20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物流园及大宗散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中捷通用机场项目已主体完工;谋划建设沧州支线运输机场,项目选址论证等相关工作已经开展。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核准,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批;加快推进保沧、津沧城际铁路和雄商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谋划开展京沪高铁第二通道、雄沧港城际铁路以及利用朔黄铁路实现雄沧港货运通道项目。初步构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高铁到北京46分钟、到天津仅20分钟的“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使沧州市的区位、交通的“马太效应”日渐显现。

  抓平台建设。为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打造了“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沧州现代产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省级承接平台。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依托“九大功能园区”与北京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对接合作,重点打造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现已汇聚神华集团、大唐集团、北京矿冶集团、华润集团、中国一重、中海油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入驻。沧州现代产业基地(包括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华区工业园、运河工业园、沧东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城市服务功能完备、基础设施齐全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服装生产,现已成功引进了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中核核燃料产业园、航天神州太阳能、中国机械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任丘石化产业基地,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盛腾化工50万吨芳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通讯器材及电力设备制造、铝型材、摩托车及配件、石油钻采设备。沧州大力推进全市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沧州高新区高新技术创新中心、中心城区总部经济转移基地、京津冀重要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等10个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涌现出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等1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北交大综合研发试验基地、北航科技园、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孵化基地、创业园区。

  主持人:谢谢兰丕禄同志!请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园招商局局长刘帅同志介绍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情况。

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园招商局局长刘帅(左)。董飞 摄

  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园招商局局长刘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下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28.29平方公里,是京冀两地党委政府联手打造的第一个大型产业园区合作项目,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实施药品生产异地延伸监管的区域。

  自2015年开发建设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以来,在省市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渤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走访企业、服务项目的力度,与北京经信委、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并与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天津市医药行业协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签约项目137个,总投资438亿元。(其中,签约北京项目95个,总投资270亿元。天津项目19个,总投资61亿元。)目前,已有63个项目取得土地证,其中在建项目19个,竣工项目16个。另有22个项目正在办理开工前手续。在这些签约项目中,有上市公司12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外资企业6家,生产国家一类新药项目7个。此外,与天津医药集团合作共建的天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已有项目落地,正在快速推进。

  未来,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将突出发展高端原料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和医药特色小镇,形成“五维一体”的发展格局,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高标准、绿色生物医药示范园,成为中国北方的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园的层级和水平,我们正在进行以“新九通一平”为主要特征的多维度、立体式现代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维度上,我们严格按照渤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六个更加注重”“六个坚决不上”要求,从环保、综合能耗、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了准入标准和负面清单,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制剂类、医疗器械类、药包材等项目。同时,我们还正在积极筹划建立化工医药产品交易中心,最终实现生产链条通、销售渠道通。我们已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了临港企业订单班,计划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学生入学前即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未来,我们还将根据企业对高级蓝领工人的需求,适时启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渤海新区分院建设,最终实现劳动力保障通。

  在科技创新维度上,我们正在强力推进以“四平台、两基金、一中心”为核心内容的双创平台建设,以期实现科技研发通、创业资金通、成果转化通。目前,我们与天津南开大学合作建设的绿色化工研究院主体已封顶,预计2019年10月投入运营。初步确定有十多个南开大学研发团队入驻,涉及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锂电池、高端催化剂、绿色农药、环保治理等诸多学科。化药孵化平台项目将借鉴国内知名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公司模式,打造新药研发平台和符合GMP标准的柔性生产车间,满足多品种、小规模的药品生产需求,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来开发区开展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工作。高级医药中间体分析检测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中试基地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与河北科技投资集团联合设立的总规模1.2亿元的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已经完成设计前审批公示,正在跑办基金公司注册事宜。技术转移中心已和京津冀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帮助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对接百余次,达成合作意向近30个。

  在环保监管维度,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全方位、可溯源的监管体系。位于生物医药园内的有毒有害恶臭气体预警监测体系(一期),可对区内138种特征因子进行24小时全覆盖、可溯源监测。污水“一厂一管”架空排放工程,可实时监控各企业污水达标排放情况。污水处理厂已实现污水到纯水的中水回用。今年,我们还将启动有毒有害恶臭气体预警监测体系二期建设。通过打造环保监管通,最终实现无气味园区的目标

  在政务服务维度,我们2018年实行了项目审批“120工作法”,将企业提交资料时限和审批时限全部计算在内,双限制双督促双提高。同时,承诺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结时限3小时,实现了一日办结的审批速度。今年,我们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54个工作日,比省委省政府最新规定的审批时限压缩了36个工作日。沧州渤海新区医药行业协会已吸引50余家企业入会。大健康产业园正在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持续打造政务服务通

  在生活服务维度上,我们已经建设了新起点家园公租房小区,以及医疗中心、超市等便民服务点。今后,我们将借助黄骅新城建设,加快推进生活休闲设施的打造,实现生活休闲通

  今后,我们还将开展园区封闭化管理、危险运输车辆智能化管控等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打造一个智慧化园区管控平台,从而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现代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目标。

  主持人:谢谢刘局长!请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王瑛科长介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运营发展情况。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王瑛科长(左)和东塑集团办公室主任孙静(右)。董飞 摄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王瑛科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及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现代沧州工厂xx,下面由我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沧州工厂的建设、运营发展等方面情况向各位进行介绍。

  一、取得的成果

  2014年,提升产能成为北京现代发展势在必行之举,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指引,以及区位优势的综合考量,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签约沧州。2016年,在京冀两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现代全体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沧州工厂不仅创造了18.5个月、全球同类型工厂建设的最快速度— “沧州”速度,也在量产后短短的2.5个月内完成了4.15万辆产销的傲人成绩。

  沧州工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产业合作的典范项目,致力打造成为全球高品质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整车制造工厂。自沧州工厂落地之日,便积极发挥企业优势,在沧州市和沧州经济开发区的支持下开启辉煌征程。

  在生产运营方面,三年的时间里,产销量从2016年的4.15万台、2017年的9.8万台到2018年的17.4万台,整车累计产销量突破31万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0%;累计产值超过220亿元;纳税从2016年的1.4亿元、2017年的2.7亿元到2018年的8.3亿元,累计纳税超过12亿元。先后量产的两款车型:悦纳和新一代ix35上市首月销售均突破1万台;两款车型已经成为北京现代的主销车型,生产的发动机也在2018年11月份实现了出口,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在绿色环保方面,沧州工厂建设初期环保投资达1.6亿元。量产之后,每年都会启动环保专项资金为环保工作服务,环保验收、环境日常监测、危险废物管理以及排污许可证等项目均合规运行。目前我公司正在进行河北省绿色工厂申报工作,致力于建设成为绿色环保示范基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沧州工厂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与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技术、设备、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先后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技师学院、中捷职业技术学校等七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大优秀实习生提供教育平台,定向培养人才;2018年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三等奖、河北省数控机床技能大赛第一名的金鹏成为了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国工匠客座教授。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沧州工厂还通过“携手同心筑梦未来“等系列电教助学活动将基础教育资源带到沧州市区、开发区、献县、雄县、安新等地区,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8次,捐献教学电脑300台;捐献教学车辆15辆;此外沧州工厂的落户吸引了大量优秀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回流,更多的人愿意借助北京现代的工作平台,实现建设家乡与兼顾家庭的共赢;

  在产业带动方面,沧州工厂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效显著。28家零部件、物流等配套服务企业先后落户沧州,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万人,围绕着沧州工厂整车制造产业核心,集零部件、物流、服务贸易、汽车人才培养等上下游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为沧州乃至河北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品质经营是北京现代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沧州工厂生产的新一代ix35在2018年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测评中,荣获市场关注新车10万以上SUV市场第一名的佳绩;并且沧州工厂荣获2018年“沧州市质量标杆”称号,沧州工厂赵雨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等;三年来,在全国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大赛),全国及河北省技能大赛等活动以及个人优秀荣誉方面共获得奖项超过8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占比达32.5%.

  二、深切感受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北京现代在北汽集团统一部署下,在京冀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沧州工厂落地沧州也是基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沧州的地理位置使它对周边大城市有较好的辐射力,便于辐射河北等周边的汽车市场,也易于共享天津等周边的零部件配套资源;2条铁路干线及3条高速公路贯穿沧州,四通八达,人流物流交流顺畅;沧州拥有适用于工厂建设以及配套企业建设的土地、电力以及各种配套资源,并有利于吸引当地优质人才加入,这些都积极促进了沧州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发展。

  除此之外,沧州工厂蓬勃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衷心关怀。建设之初,沧州市便成立了项目推进指挥部,12个专业项目推进小组、55次建设对接会,各委办局、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创新方法,快速推进土地丈量补偿、城市规划调整及省环评报告、土地征用、环评审批等各个项目,多项工作创造了最快速度。正式运营阶段,政府在工厂基础设施、资源使用、员工福利保障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未来,也希望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能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强对企业政策支持,积极出台高效的人才引进及交流政策,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三、未来发展

  沧州工厂作为北京现代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关键“落子”,生产的新一代ix35在今年实现了“开门红”,1月份单车型销量突破2万大关,成为紧凑型SUV市场领域的新标杆。2019年沧州工厂将持续发力,实现产量扩张4连增,挑战更高的产销目标;悦纳改款车型即将上市,发动机出口范围向东南亚乃至更多国家延伸,并积极酝酿整车出口,这些举措将助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发展腾飞。

  当然,北京现代也不畏困难,化挑战为机遇,在2019年元月实现了开门红,全系产品集中发力,终端销售110316辆,环比增长25.6%,同比增长47.1%,创出2017年以来最好单月销售成绩。未来,北京现代将以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为方向,通过智能化+互联网和新能源两条路线齐头并进,加速产品的焕新升级,今年北京现代更是将密集投放8款新车,包括三款D+S全新战略车型(第四代胜达、新一代ix25、第十代索纳塔)、两款主力轿车改款车型(领动、悦纳),以及三款新能源车型(领动PHEV、昂希诺EV、菲斯塔EV)。整体而言,根据北京现代树立的“愿景2025”中长期发展战略,在2019年将推进内部体制改革、为再次腾飞打下基础;到2020年回归百万俱乐部,创造“销售的再次腾飞”;进而到2023年,向“全新的辉煌阶段”进军。北京现代将站在全新的起点,以技术为发展赋能、以本土化为发展蓄能,继续不断向前高速发展,沧州工厂也将作为北京现代发展中的支柱工厂,助力实现北京现代“千万+”时代的全新辉煌。

  最后,感谢京冀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特别是沧州市委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一直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各位企业代表对北京现代及沧州分公司工作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科长!请东塑集团办公室主任孙静介绍东塑集团整体承接北京服装服饰产业链疏解工作情况。

      东塑集团办公室主任孙静

  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后,协同发展大潮涌动,东塑集团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倾全力打造服装商贸承接平台——明珠(国际)商贸城和生产承接平台——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整体承接北京服装全产业链疏解至沧州。

  在各级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塑全力推进承接项目建设,目前项目进展迅速:

  明珠(国际)商贸城位于沧州市高新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220万平方米。项目总体建成后可承接商户30000余家,年营业额可达1000亿。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已于2014年8月30日全面营业。二、三期正在同步建设中,预计到2019年3月,建筑面积16万平米、用于整体承接北京早市商户的二期明珠早市将正式营业。

  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位于沧县沧东经济开发区,项目规划总占地3万亩,其中2万亩服饰产业加工区,1万亩生活服务配套区,总投资超千亿元。小镇建成后可承接大、中、小、微企业1万余家,年产值达1000亿,可带动约30万人口增加就业。截止目前,小镇一期已投入使用近53万平米,其中包括32万平米标准化厂房、20万平米过渡厂房、8000平米研发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轻纺产品展示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东塑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拼搏奋斗下,承接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截止目前,东塑已累计接待6万余人次考察商户,1万余家北京服装批发商户正式落位沧州,还有一万多家商户等待入驻二期。

  全部由北京商户经营的B座精品服装城、C座早市、西区早市、明珠国际轻纺城、明珠棉服羽绒服集散基地相继开业,目前各市场经营状况良好。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项目连续两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项目”。目前已经签约入驻3200余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已有近500家企业在标准厂房和过渡厂房在园区正常生产经营。

  东塑承接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京冀两地各级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多次来到东塑考察调研、指导工作。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推进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保障、推进东塑承接项目建设;沧州高新区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的明珠商贸城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领导小组,一方面主动赴京登门争取,一方面提升园区承接服务功能,为商贸城承接开路架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9年1月,北京丰台区委区政府与沧州市委市政府、东塑集团在商贸城共同成立“丰台--沧州(大红门市场)服务中心”,致力于为外迁商户“第二次创业”提供服务,全面引导服装产业链整体外迁,实现两地共赢。

  东塑承接也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日报、京津冀各卫视与报社等媒体累计超500人次到东塑采访,累计报道视频或文章超1000篇。2018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播报了东塑承接工作情况。

   东塑集团在承接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更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受:

  东塑集团按照“只做承接,不做招商”的原则,全心全意做好外迁商户的服务保障工作。出台了包括免租金免物业费、安排子女入学、解决住房、办理户口落户、办理营业执照等全方位的优惠保障政策,让外迁商户能够扎根沧州,安居乐业。

  集团董事长于桂亭将承接工作比作“移树工程”,他认为北京服装服饰批发及加工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颗粗壮、茂盛的“经济大树”,必须整体移栽,这颗“大树”才能存活,切不能将其分开。所以,我们始终将全产业链承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这也将有助于服装服饰产业的整合优化和未来发展。

  我们始终认为承接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有耐心,有细心,更需要有恒心,有信心。东塑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是全心全意替政府分忧、为商户服务,助力疏解工作和谐、稳定、有序开展。

  我们在承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带头作用。“市场未到,党建先行”,2016年9月,集团董事长于桂亭提出建立明珠商贸城商户党支部,将商户党员们凝聚在党旗下,充分发挥宣传、示范和带动作用,营造和谐稳定市场氛围,助力承接。

  随着承接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北京商户选择扎根沧州,并把沧州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2019年1月18日,明珠商贸城党总支部正式成立。商贸城党总支的成立将会更好的促进承接工作开展,促进商户落地生根,促进市场繁荣、和谐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务实工作,围绕抓好党建促承接,真正地让党旗红、人心齐、市场火。

  承接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东塑要做的是借本次承接机会,积极探索服饰产业的升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东塑将对服装全产业进行整合、优化和升级,在国内首创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辅材料供应、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旅游购物、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商业运营模式,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国际化的服饰时尚之都。

  为了提高产业的服务功能,东塑集团注册成立了中国时尚产业研究院及其下属的华尚时尚供应链运营机构,与深圳服装协会等知名协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多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资深顶级专家为发展顾问,对接了法国、意大利、日韩等著名品牌及设计师,为商户厂家提供设计、版型、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助力产业升级。

  在沧州市工商联的支持和协助下,东塑已牵头建立沧州市纺织服装商会,并将以“沧州明珠”的名义参展于2019年7月在深圳进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将沧州服饰品牌推向国际。

  东塑承接工作的开展以及对服装产业升级的推进,将会为沧州经济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在打造服装全产业链平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区域消费的同时,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新时代的经济强市、美丽沧州作出巨大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孙主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京津冀,新闻发布,沧州责任编辑: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