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历史课教学如何培养健全人格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2018-08-01 15:18:03
分享:

  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历史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认知历史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价值。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一线历史教师的我,想通过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反思,以求教于大方。

  一、注重人文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记载了众多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一般人们的历史知识多源于历史人物故事传说,往往通过戏曲、历史小说、评书、影视网络等获取。这些生动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赞扬了人文主义精神,突出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人创造了历史,没有人类就没有今天社会的文明。但是现在人的主体主导作用在教材教学之中体现的却不鲜明。所以,在平时授课中,老师们可以多增加一些人文内容,例如人物传记的补充等,让历史课更加鲜活。

  二、加强道德教育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道德的合格人才做准备。道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进的标杆和榜样,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如果缺失了道德,一个民族就会逐渐地衰落和灭亡,也会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历史教学更应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通过百年的屈辱史、抗争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更加使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历史担当意识。

  三、遵从学生认知规律

  人的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书本知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性的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也遵循这些规律。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阶段,身体、智力没有充分成熟,认知能力更多侧重于感性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从经济的角度、全球整合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才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键全人格的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历史课,人格责任编辑:龚磊